抗疫阻击战:病原生物学系党支部在行动

2021-01-18 18:07:06

病原生物学系教工党支部扎根于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育部卫健委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P3实验室、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共有党员30名,占系室教职工比例超过55%。长期以来,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病原生物学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支部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冲在新冠病毒科技攻关、科普教育等全力战“疫”工作的最前线。


院士领军

作为一名老党员,86岁高龄的闻玉梅院士,放弃休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科普发文,与沪上12位院士联名向市民发出倡议书,参加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好战胜疫情的科学利器》,为疫情科普研究发出权威声音,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同时,在闻院士的带领下,病原支部的专家们全力以赴加速攻关研究,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科研支持。他们既积极开展病毒分离培养、抗病毒小分子药物、抗体研发这样“高大上”的重大攻关,同时也及时公布“关于口罩如何反复利用”这样“接地气、解民困”的研究成果,切实践行“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的宗旨。

 


攻关先行

在新冠科研攻关中,病原生物学系有十余个课题组参与其中,无论是P3实验室病毒分离培养工作还是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研发、抗体筛选、免疫学研究,处处都有党员同志奋斗着的最美身影。易志刚同志放下家中尚未满月的小女儿,每天奋战在新冠科研攻关的第一线,整个假期一直无休;张荣、王玉燕、蔡霞、韩文东等都是新冠病毒分离培养攻关小组的骨干成员,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成功实现了上海本地新冠病毒的实验室分离培养,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重要基础;陆路同志带领课题组的党员投入紧张的攻关工作,发现了新冠病毒的入侵机制中的主要特点,以及抗病毒候选多肽;其他一线党员们加班加点,为尽快深入了解病毒特性、开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为治疗疾病,稳定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科普跟进

在抗“疫”的科普宣传阵地上,同样活跃着病原生物学党支部党员们的身影。陈捷亮同志在紧张的新冠科研攻关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复旦青年讲师团,完成了疫情防控系列团课的第一讲“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受到了广大学生、听众的一致好评;王静、尹春燕身处《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及时投入到新冠相关文章的约稿、编撰工作中,马不停蹄地组织发表了《不同职业人群对口罩的选择与正确佩戴》《安全、便捷技术再生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实验研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人防护》等一些列相关文章,迅速在网络上发表,努力用科学的分析与研判占领传播高地;其他党员同志也都力所能及地将专业知识用于对学生及身边群众的科普和防护宣传,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阵地守护

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病原支部党员服从命令听指挥、以身作则,努力为守护复旦校园和师生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随着疫情发展,病原支部按照学校和院系领导的要求,在支部书记赵超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调整值班排班,所有值班任务改由假期未离沪且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党员承担,以减少风险;由支委分工负责离沪教职工的一对一对接工作,保证老师们回沪后顺利完成自我居家隔离;设置系室各楼宇党员联络员,协调做好防疫期间的各项工作。


无论是科研攻关、科普宣传,还是居家隔离办公,病原支部的党员们都责无旁贷、齐心协力,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具体工作,在疫情的考验中,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新冠科研攻关中。陆路同志带领课题组的党员投入紧张的攻关工作。陈捷亮同志在紧张的新冠科研攻关工作中挤出时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