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从寒门学子到电子专家,这位成电老教授用一生诠释奋斗的力量!

2021-08-25 17:20:25 新闻中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

来电子科大积极挖掘

校史中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

从学校离退休老党员中

邀请有代表性的老专家、老革命

做客“成电党史故事汇”

回忆讲述与学校发展相关的奋斗故事

鼓舞激励青年学子继承前辈革命精神

坚定自身理想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

电子专家、原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天麒教授

_DSC2774_压缩大小.JPG

陈天麒,男,1938年生,四川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电子科技大学原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校特聘辅导员、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曾任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主要有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多参量估计与跟踪、电子系统工程、数据融合等。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有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陈天麒教授有一个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外号——“超级大国”。据陈天麒教授回忆,由于自己家庭贫困常在农村劳动,自己在读书之余也练就了一身力气。1971年,他在攀枝花米易县湾丘五七干校时可以挑两百多斤的担子,2000米的山路挑一百多斤的担子可以一口气从山脚到山上二连住地,所以老师们就给他取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外号。

寒门求学,圆梦成电

陈天麒从小就展露出他的学习天赋,1951年他小学还未毕业就考入桐阴中学(后来的泸州四中)。正值求学的黄金时期,陈天麒却屡遇不幸,入学第二年母亲去世(父亲已早两年去世),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陈天麒没有被困难和厄运压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求学向道之心,他心想: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日子再穷也要努力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只有学有所成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只有学到真本领才能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努力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陈天麒靠着国家的助学金补贴,顽强地坚持学习。

640?wx_fmt=jpeg

陈天麒教授回忆道:“最困难的日子,我甚至每天都只吃一顿。” 初中毕业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劝陈天麒去读个中专或者找个工作,毕竟他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按照陈天麒的成绩,考个中专不是问题。但是陈天麒早就有了选择:“上高中,读大学!”

1957年,全国高考招生人数锐减,在30多万考生中只招收9.3万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天麒还是靠自己扎实的基础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终于圆了大学梦,考上了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结缘雷达,报效国家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一个个本领高强的神仙,诸如 “千里眼”“顺风耳”“雷公电母”等。从小就爱读书的陈天麒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对这些神仙充满了好奇。巧的是他上大学学的雷达专业让他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这些神话故事,学好了雷达技术,不就等于有了“千里眼”吗?这让他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十分着迷。

大学的时光总是短暂而令人难忘,陈天麒一步一个脚印地充实着自己。那个年代大学甲等的助学金分为伙食费和生活费,一个月仅仅只有两三块钱,很少也很难有余钱。但是陈天麒硬是从本就十分拮据的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书,除了买牙刷牙膏和肥皂等简单的生活用品外,他不断添置了一本本教材专业书和课外书。

640?wx_fmt=jpeg

我们今日仍旧能从陈天麒的书房管中窥豹,想象他当年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

到了1960年,陈天麒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提前毕业进入发射教研室作为预备教师。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几所院校开始着手交换培养青年教师,陈天麒带队和其他四位成电第一批青年预备教师被选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进修。在西电期间,陈天麒接触到了更多种类型的雷达,对他后期的研究工作帮助很大。1963年在西电完成进修后,由于陈天麒的出色表现及优秀的毕业论文,西电想挽留他,但是他还是毅然地选择回成电。

640?wx_fmt=jpeg

陈天麒的讲稿

回到成电后,陈天麒被安排到了接收教研室工作。经过多年的实验室锻炼、课程答疑、辅导、批改作业、试讲等严格的师资培养过程后,陈天麒得以正式走上讲台上课。“虽然我那个时候教学资历尚浅,但那个年代老师们对待备课是非常认真的,我也要求自己做到讲课不看讲稿。因此每次讲前头一天晚上我都要重新写一次讲稿,这样要讲的内容就已经了然于心,可以不看讲稿了。”1965年,陈天麒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感慨道:“我从小失去了父母,可以说完全是党培养我成长的,我很感激党。”

在“文革”时期,陈天麒坚持开展科研工作。他相继参加研究了大功率扩音系统、雷达数据传输系统、散射通信系统、宽带接收机等项目。在教学上,陈天麒也不曾停下脚步,在高年级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经学校批准,陈天麒和教研室主任黄香馥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在各种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一边翻译俄文资料、编写教材、油印讲义,一边给一百余名要求上课的高年级学生们讲《高频晶体管电路》课,这是校内第一次讲授这样的课程。

1962年,陈天麒接受任务,成功地研制了“无人值守雷达数据传输中转站”,可以直接通过无人中转站进行转接,大大降低了人力和财力,并且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率。1969年,陈天麒等几位教师被派到校外工厂参加研制任务,并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为此还陈天麒出版了《微波低噪声晶体管放大器》的专著,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讲述晶体管放大器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的专著。

海外访学,开阔眼界

为了跟踪科技前沿动态,陈天麒常去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中外文杂志,不断从中汲取新的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技术。陈天麒说:“学术无国界,搞学术不能闭门造车。到国外能够开阔眼界,出去看看别人的科研是怎么搞的,要虚心取经,学成回来服务祖国”。

1992年,已年过50岁的陈天麒教授考取教育部最后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的访问学者。1993年他以高访学者的身份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全校学生约2100人,本科生也只有六百余人,其余均为博士生。每个教授下有一个工程师和一名秘书,只招收几名博士生,十分有利于学习和做科学研究。由于社会大环境对科研的重视,企业家们都愿意为一些长期的科研项目做持续性的投资赞助,建立起了一种很有利的科研合作关系,使科研环境更加单纯,科研人员也能够更加潜心去做科研项目,因此学术成果突出。

640?wx_fmt=jpeg

陈天麒在加州理工学院访学

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后陈天麒就感受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他说:“在阵列信号处理方面,当时我们国内仅限于研究阵列天线,其他方面没有研究,而在加州理工学院还研究阵列放大器、阵列混频器、阵列移相器等等。”

献身电子,再立新功

1977年学校筹建新的电子类专业,1979年陈天麒被调到相应科研室工作,后来便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做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专一行”,陈天麒用自身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主持了10多个大型科研项目和前沿课题,这些研究在国内都是开拓性的,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和评价。其中有1项获得省科技大会奖,1项获得成都市科技大会奖,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同时他也在《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IEE Proceedings of Radar,Sonar and Navigatio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70余篇。 

除科研领域上丰厚的硕果外,陈天麒在教学上也有相当建树,因此被推荐为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规划全国电子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内容,组织统编教材并安排出版。陈天麒为本科生讲授《signals and systems》等8门课程,为研究生讲授《宽带匹配网络》等7门课程,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欢迎。

640?wx_fmt=jpeg

陈天麒出版的专著、合编的教材和译著

同时,他也指导过数十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现在,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教授,有华为、TCL等企业的高管。此外,陈天麒独著有《微波低噪声晶体管放大器》,与他人合著有《微波固体电路》《网络分析与综合导论》等7本教材著作以及《自适应天线》等2本译著。其中,《微波固态电路》获得过学校和电子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此外,陈天麒教授还在1985年获得过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优秀工作二等奖。

如今作为特聘辅导员的陈天麒已经不再担任科研的一线工作,但还是关心着科研,关心着国家大事,更关心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年轻人对于科研工作要勇于承担,敢于担当,胜利的成果永远属于勇于承担敢于担当的人。人生的社会价值在于你为他人和社会贡献了多少,而不在于你从他人和社会获得了多少。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有追求,有理想没追求那是空想,有追求没理想那是盲干,都不能获得成功”。“把自己看成一个无知的人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去努力奋斗。没有雄心壮志看不到自己的无知,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很难上进。”

640?wx_fmt=jpeg

陈天麒教授寄语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就应该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为人谦虚正派一身豪气;为学求实创新终生不渝”,这是陈天麒教授为我们年轻的成电学子留下的最好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像陈老一样要立志高远,求知若渴,才能无悔青春年华;更要学习陈老为人唯正,为学唯真的优秀品质,方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电子科大积极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邀请有代表性的老专家、老革命做客“成电党史故事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