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党史|第5期《和陈奇涵同志》

2021-07-22 14:05:0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暑假期间开展“诗词中的党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党员深入挖掘诗词中的党史故事,引导学生党员通过诗词体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了解新思想的实践伟力,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

本期为“诗词中的党史”第5期,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党员黄心怡赏析朱德诗词《和陈奇涵同志<咏兰>》。


一  诗词原文

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


——朱德《和陈奇涵同志<咏兰>》


二  艺术赏析

自古以来,兰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兰花,没有醒目的姿态,没有硕大的花叶,生长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着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因此成为君子、爱国志士的化身。朱德爱兰,他不仅热衷于采兰、育兰、品兰,更是写下大量咏兰的诗词,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投射在润物无声、坚贞如一的兰上。


本诗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通篇蕴含着兰一般质朴纯净的气质,仅用了寥寥几笔,便将前二句“眼见”的事物推向了后二句“想见”的情感。兰花虽然在乔木林中与杂草生长在一起,但始终保持坚韧的风骨,从未泯于平凡、屈于困难。兰花的姿态,与诗人的心志不谋而合。于是诗人巧用寻香万重不辞远,反衬出井冈幽兰之珍贵,因为这里的兰花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浸润过革命者的鲜血,也象征着革命者们坚贞不屈、质朴高洁的情怀。

三  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青年时期的朱德从四川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报考时,沿途采了两株兰花随身携带,从此与兰结下不解之缘。朱德早年深受杜诗忧国忧民的情感影响,立下了“独抱杞人安社稷,矢心为国睹升平”的人生理想。他曾多次到访杜甫草堂,结下一段“赠兰之谊”。[1]


朱德对兰花的爱,源于一段永生难忘的爱情。兰花寄托了他对井冈山时期的革命伴侣伍若兰的无限怀念。伍若兰,1928年3月参加红军,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身挎两支手枪,再加上她枪法出众,战友们私下里都叫她“双枪女侠”。1929年2月2日,为掩护部队突围,腿部中弹负伤,趴在地上还狙击敌人,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1929年2月12日 ,年仅26岁的一代女英豪,被惨杀于赣州卫府里。更令人发指的是,敌人还将她的头颅割下,挂在赣州城门上示众。朱德得知伍若兰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他把对她的情思,变成对质洁品高兰花的酷爱。朱德一生写的关于兰花的诗就有40多首,均是表达赞叹和思念的情感。


1962年春,朱德在陈奇涵上将的陪同下到井冈山视察。这是他1929年初与毛泽东率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第一次重返井冈山。一天,汽车在逶迤的山路上穿行,朱德叫车停下,到丛林深处采得井冈兰。陈奇涵即兴写了一首诗《咏兰》送给朱德:“祖香隐长在深幽,清香吐芳自风流。三三幸会逢知遇,淑人君子美胜收。”朱德随即吟诗一首,也即现在我们看到的《和陈奇涵同志<咏兰>》。深林草蟠中的幽兰难以被人发现,但人们不会因此忘记那一抹淡淡的芬芳。面对崭新的世界,诗人在诗词中亦赋予了兰花新的内涵,万里寻香是诗人对革命战友的追忆和思念,也是在负重前行后对初心与使命的回望与坚守。[2]




[1][2] 彭祥津.朱德诗词中的兰[N].学习时报, 2019年5月10日(第1314期)

敬请期待第6期《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背后的党史故事。


责任编辑:田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期为“诗词中的党史”第5期,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党员黄心怡赏析朱德诗词《和陈奇涵同志》。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