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增强支部影响力

2020-09-06 14:30:44 吴曾晗

1)志愿服务常态化

支部共有学生党员30人,其中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校长奖学金,获得各类奖学金20人次,校级各类荣誉称号16人,70%以上支部成员为学院主要学生干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在此基础上,支部积极探索常态化学习志愿服务模式,努力扩大支部影响力。

开展党员志愿结对帮扶学习困难生活动,完成32人结对帮扶,帮扶挂科课程203门;

开展“我和你同行”交通学院本科生在线答疑室,覆盖300余大一学生,党员志愿者累计在线答疑50余场、250余人次;

搭建并维护学院本科生学习资料共享平台,服务学院1200余本科生

图片7.png

2-7支部党员志愿结对帮扶学习困难生

图片8.png


2-8“我和你同行”交通学院本科生在线答疑室


图片9.png

2-9学院本科生学习资料共享平台


支部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惠及社会”为目标的常态化志愿服务育人模式,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微课堂-大成长”等多项走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城市放学难儿童、空巢老人等,驻点社区,结合交通专业开展专项课程和文化帮扶活动。服务民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荣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江苏青年创益项目大赛金奖、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等荣誉。

支部近两年牵头开展“向阳花”西部女童助学实践品牌项目。通过走访调研、支教实践、承责反哺等专项计划,帮助西部女童完成学业、改变观念,完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自我成长,支部党员和受助女童共同成长,“薪火相传”。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全国社会实践最高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公益奖等荣誉。

图片10.png

2-10 支部党员担任巴基斯坦交通运输工程班学生志愿者,服务“一带一路”


图片11.png

2-11 开展“微课堂-大成长”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走进成贤街社区


图片12.png

2-12 “微课堂-大成长”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获各类奖项荣誉


图片13.png

2-13 开展“志愿‘微’服务,创造‘大’温暖”志愿服务项目,走进成贤街小学和南师附小

图片14.png


2-14 开展“明宪立德,依法治国”普法活动,走进秣陵街道

图片15.png


2-15 支部近两年牵头开展“向阳花”西部女童助学实践品牌项目


图片16.png

2-16 “向阳花”实践团队获各类荣誉奖项


2)党史、国防教育情境化

图片17.png

图片17(2).png

2-17 开展“戎梦芳华—走进陆工大”师生访问交流暨国防教育活动


图片18.png


2-18 开展“不忘革命路·重走长征桥”主题实践活动

图片19.png

图片19(2).png

2-19 入选2018 “领航工程”东南大学本科生党支部精品项目培育建设重点项目


3)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助力学生党员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把基层团支部书记吸纳到党建团学工作的核心当中,让团支部成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团学工作成为党建工作的发声窗口,充分发挥党团一体的宣传作用,鼓励号召更多青年学子向党看齐,吸纳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

组织班团骨干素拓,徒步30公里体验长征艰辛,并为年级所有班长和团支书开展《学生干部的成长与担当》的专题培训;组织班团学期述职大会,分享交流每学期各班各团支部的建设情况和工作心得。

结合工作实际,普遍开展谈心谈话,更加主动地深入学生群众,多为学生群众释疑解惑,做学生群众真正的贴心人。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充分发挥校园网络、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等阵地作用,建立覆盖班团的党建团学工作群、党支部宣传组,弘扬主旋律,加强主流引导,强化监督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责任编辑:吴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惠及社会”为目标的常态化志愿服务育人模式,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