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山海之间绽放

2021-12-03 22:12:24

编者按 一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广大学生中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民族团结基因,坚定“四个自信”,在全校营造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今年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隆重表彰了一批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更好地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弘扬我校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党委宣传部在各媒体平台推出 ,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对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展示。

“让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困难地区感受到我们学校、学院、我们系以及每一位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这是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系每一位老师的心声。化学工程系自成立以来,不断夯实民族团结教育基础,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为民族地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山海之间绽放。

用心用情用力 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82班张洁璐,家住玉溪市峨山县双江镇大白邑村,爷爷奶奶大伯一家及她家共同居住在一个近50年的老房子里。2019年的夏天,这座老房子第一次迎来了远方的客人,他们是张洁璐的大学老师,他们的到来,让张洁璐和家人感受到了学校浓浓的温暖与关爱。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真的无法想象我们学生的求学之路是多么的困难。”化学工程系教师张丽影谈及家访活动时感叹到。

早上四点起床,四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两个小时的车程,几千公里的距离,从晨曦到日暮,从城市到山村,这是化学工程系老师的家访之路。2019年开始,化工系党支部带头推动实施了党员家访制度,对新疆、云南、广西、内蒙等地实地家访35名学生,对20名同学提供贫困补助,开展新生家长见面会10场。在家访和见面会上,化学工程系教工与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讲解了学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种支持和倾斜政策,在家访地区受到普遍赞誉,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声誉。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长,新生入学后,化学工程系就第一时间开展“新生入学第一课”宣讲活动,将“五观”“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寝室“融入式”管理,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进步。

加强科研教学融合 推动各民族学子学业进步

化学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科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时刻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要两手抓、两手硬。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兴趣。化工系每年设立“太阳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竞赛等各类项目近70余项;辅导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专业竞赛60余人次。每年推荐40余名各民族优秀学生进入研究室开展科研辅助工作,既满足了理论知识的教学需求,又完成了科研中的实践实操,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同时,党支部还吸纳经济困难同学作研究助手、工作助手,通过这种方式提供经济支持。

“大一解决适应问题,大二解决学习问题,大三解决就业咨询、考研学校咨询,大四解决考研调剂、联系就业单位,全过程贯穿始终,一直不间断与学生联系。”化工系为每一位学生的大学生活保驾护航。对于不同学生、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化工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切实地为学生着想。不仅如此,化工系通过党员为全校和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为学院团校授课,担任大学生班导师,教授和骨干教师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新疆和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教授为学生讲解专业、组织考研交流会等进行全方位育人。

“化工人在各届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始终以培养工科应用型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持续为民族地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近2500人,是构建民族团结共同体、维护民族平等、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力量。”化学工程系主任刘巨涛说道。

责任编辑:李素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让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困难地区感受到我们学校、学院、我们系以及每一位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