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高校党支部与团、班级建设的思考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李晓斌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及大学生思想“活跃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越来越重要。高校党团建设和班级组织是 教育的开展的主要平台和有效渠道,新形势下,党团组织、班级作为教育考核及活动全面开展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在组织活动和学生管理、学生干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完善党团、班级建设的组织管理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党团建设;班级建设;融合对策;
班级与党团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学班级、党团建设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也是学生团体中最基层的学生组织,更是高校与党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班级工作有良性的运转,整体学生工作特别是党团建设及工作开展才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党团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则进一步促进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更好发挥班级组织基石作用。
一、党团、班级三者密切联系
在平时的团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主要由各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中的团支书与学院团委对接,传达和落实团组织的相关通知及重要决议,及时进行定期理论实践学习,制定团支部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定期向上级组织汇报工作,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理论,引导广大团员坚定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理想。学生党支部人员构成主要是以班级、团支部为基本单位,根据个人意愿,筛选优秀人员进行考察与发展。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是高校建设及中国共产党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应当充分把握强化党的先进性,通过探索和创新,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支部活动,“以内容带形式,以形式增内容”,做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运转工作。
高校学生活动的开展,究其内涵都是围绕党团建设不同阶段主题进行的。需要将活动的表面形式与实际内涵相结合。不能将班级、团组织、党组织分开来看,应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三者结合,促进党团精神内涵在班级活动中的吸收与传播。
二、党团、班级三者融合的作用
1、强化集体意识,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学生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党团建设每阶段的主题进行开展的,因此组织者应当树立大局意识,从活动策划与举办来看,组织者方面,将党团班级的活动策划开展形成合力,从组织策划角度集中征集活动方式,更好地拓宽活动方案征集渠道,提升主题活动质量;参与者角度来看,班级最大限度的充分调动最广大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升级集体意识,使学生在每次党团主题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自觉习惯。
2、构建组织体系,促进制度完善。党团、班级组织是高校中最基层的组织,班级内部传达落实党团精神,充分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建设。充分构建党团、班级体系,缕清工作体系框架。从工作内容上完善班级到团务,团务到党务的对接;从工作结构上捋顺班级到团支部,团支部到党支部的“进步顺序”,更好调动树立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加强班级、院系、学校的联系,提升学生工作热度,保障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度。
3、锻炼学生干部,增强文化氛围。班级活动开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在加强党团建设和班级组织中落实的,校园文化在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初期,活动组织与开展需要辅导员带领班长和其他班委完成,党团、班级组织的融合,加强了三个组织的活动交集。多重身份能够引导学生干部多角度思考,以活动为中心进行开展,培养其高尚的品质,自觉提升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党团建设、班级工作的现状
随着“00后”大学生的“升级”,多元思维与学校党团标准化的“碰撞”日益凸显。当前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组织合理开展主题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党团、班级三个组织的“职责分工”是围绕党组织作为核心,团组织主导开展,班集体组织执行。如图1:
就目前而言,党员、团员、班级学生的干部主人翁意识有待提升,榜样带头作用有限。高校班集体受生源地、教室、课程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弱化,归属感、责任感有所下降,班集体概念明显比义务教育阶段有所下降,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收到更大挑战。班级整体氛围影响班级学生干部作用的更好发挥,削弱了班级干部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思想认识多元化,班级、党团组织学生干部“非一体化”矛盾凸显,党团建设与班级无法真正的结合起来。三个基本学生组织中,学生干部“一体化”程度较低,党团组织工作的通知与开展任务,无法及时通过学生组织的渠道传达到班级,党、团组织功能缺失或的不到充分发挥;盲目追求特色,活动体系待完善。党团活动与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因各级组织活动体系的不完善,影响整体活动进展及活动的组织实施,较常出现活动趋同、时间撞车,活动量大质差等问题,导致活动虽然开展效果不佳,学生活力不足。
党、团组织融合度不够、各自独立,党组织、团组织指导力度有待提升。负责人由不同的辅导员担任,工作繁重。党团组织“头重脚轻”,琐碎工作缠身,目前多数高校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工作只限于成员信息统计、收缴费用、党团开课通知、活动开展、支部大会等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并未很好发挥基层组织教育宣传职责。即使高校党团组织都按要求进行党团培训制度,但其针对性不足,缺乏吸引力。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容易使党、团员青年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四、党团与班级工作组建对策
(一)党团班队伍建设是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基本条件,也是党团班级建设的重点。全员引导,重点强化原则,定期组织加强党团班文化氛围。完善党团支部结构,塑造标杆党支部、红旗团支部典范,塑造“榜样在身边”良好氛围;做好“党员帮扶”活动,增强全体党员、团员参与支部建设主动性;有针对性的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院校规定相结合,合理完善党团班干部结构,规范做好班级干部与党团组织、事务对接。完善班干部实际配备需求,设立心理委员、信息委员和安全委员,搞好班级干部整体工作计划,形成合力。通过良好的党团班级活动,“让有意思的活动有意义,让有意义的活动有意思”,提升整体凝聚力、向心力。
(二)充分完善的党团班级组织制度,努力做好党团班学生干部“一体化”建设。严格落实党团班级制度建设实施,杜绝只重形式,用心选聘能够起到良好带头作用的学生作为组织干部,服务同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扩大组织中干部人员“共用”制度,把控工作数量,有利于党团班工作的充分落实,保证组织渠道传达的时效性;上层制定较完善的活动体系,从时间、组织者、参与者、活动效果、申报特色活动分工等方面整体化、制度化,系统化,给参与者良好的活动体验。
(三)多方面、全角度融合党团班组织力量,夯实党团班级建设基础,开展“双线”形式。线上运用新媒体平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拓展工作方式、拓展渠道,发挥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积极作用。重视院系新媒体中心和网络宣传平台建设与完善,加强硬件配套设备投入和思想引领;线下以班级、宿舍为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理论学习,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活动进一步开展。在培养党团班理论知识同时构建配套实践环节。
五、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新时期也给高校的党团班级建设提出更新的要求,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保持正确的的教育引导方法和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党团班级建设的规范,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