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理论版刊发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署名文章

2020-12-16 09:00:43 学校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12月14日,《浙江日报》理论版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蔡袁强署名文章《对标“重要窗口”定位 交出高教高分报表》,全文转载如下:

对标“重要窗口”定位 交出高教高分报表

蔡袁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了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浙江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的重要引擎,既要全力支撑“重要窗口”建设,又要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展示好、发挥好“重要窗口”作用。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主动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聚力谋划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牢记嘱托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勉励浙江工业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学校牢记嘱托,始终坚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办学特色,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水平打造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就是要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学校不断完善以拔尖人才培养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分别有15个和2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总数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一位;1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五位。研究生教育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教育部研究生课程体系试点建设,协同省内5所高校共建研究生课程。2020年新生研本比接近1∶1,已走在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前列。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名优秀校友,80%以上毕业生留在浙江工作,毕业生“下得去、干得好、上得来”,广受社会好评。

坚守“四个面向”“四个服务”,高水平创建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就是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始终坚持把学问做在重大产业上,把科研论文写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学校坚持“立地顶天”的科研理念,倡导“做有用的科研”,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升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建立了23个地方实体研究院、48个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超过200个,服务企事业单位6000多家。主动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建成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家。近5年来,共有近200项咨政建言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和相关职能部门采纳。

勇于担当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我们的根本遵循。地方高水平大学要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价值引领力和服务支撑力,为建设“重要窗口”汇聚强大新动力。

聚力一流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城市与大学共存共荣,一流大学是在服务国家、区域和城市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27个省市区的47所地方大学,它们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逐步从“支撑者”转变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引领者”。新形势下,浙江省属高校要努力担起建设“重要窗口”的崇高使命,促进省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高水平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聚力立德树人,提升价值引领力。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人才供给的蓄水池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区,是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和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生态。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又红又专的引路人,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充分彰显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聚力创新赋能,提升服务支撑力。高等教育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能否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检验一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属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和“四个面向”的新要求,紧密对接浙江八大万亿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动调整学科专业整体布局,用科技创新激发地方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推动大学组织结构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多向赋能、协同发展,努力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维护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争创者和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引领者。

奋楫争先

交出新阶段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分报表

聚焦“十四五”、展望2035年,把提质增效和彰显特色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突出一流的发展导向,突破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办学优势,打好改革攻坚战,实现更有特色、更加卓越,更高质量、更具品质,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新跨越。

坚持把关定向,打好党建引领攻坚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高校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为契机,打造党建发展新格局。选优配强二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生态。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联学”机制,加强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五进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示范点。健全“抓院促系、整校建强”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党员分类教育管理试点,抓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才生态链全链条建设,以人才新活力汇聚发展新动能,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坚持立根铸魂,打好育人改革攻坚战。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优化人才培养生态,着力培养能够有效支撑并引领浙江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坚持以理想信念提升育人高度,健全“课程思政”进计划、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机制,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坚持以要素集聚加大育人力度,深入实施“十大育人”工程,汇聚育人合力,打造育人品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坚持特色制胜,打好学科筑峰攻坚战。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以“质量、特色、贡献”为导向,打造一批高质量科研项目、高品质教学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团队、高能级科创平台,垒筑学科高峰,着力突破标志性办学指标。全面改革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科研北斗计划”,设立浙工大“科技大脑”,提升科研的组织精准度。对标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和未来产业建设,围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石化等领域重大创新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探索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创新团队,推进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打造催化产业技术革新的创新策源地。高起点打造“立足德清、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的“浙北硅谷”,助力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科技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坚持数字赋能,打好治理创新攻坚战。不断深化学校数字化改革,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配置、多校区治理新模式,以数字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形成规范有序、高效协同、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打造“整体智治”示范校,当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引领者。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作风运用到学校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以数据及应用服务“一体化”、师生办事“一网通”为核心,构建支撑协同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安全感知化的智慧校园。通过数据互通与共享、流程再造与协同,打通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让师生少跑腿、少填表,充分释放师生的学术生产力,提升师生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浙江日报:《对标“重要窗口”定位 交出高教高分报表》

http://zjrb.zjol.com.cn/html/2020-12/14/content_3392735.htm?div=-1

浙江新闻客户端: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581825

责任编辑:朱心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2月14日,《浙江日报》理论版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蔡袁强署名文章《对标“重要窗口”定位 交出高教高分报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