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报道我校定点扶贫鹿邑县邱集乡夏庄村先进事迹

2020-10-16 15:48:28

编者按2020年10月15日,河南日报客户端以《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夏庄的一切都成为幸福的模样--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驻鹿邑县邱集乡夏庄村第一书记司保江》为题,报道了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近年来,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与鹿邑县建立了定期互访互通机制,深化帮扶协作内容,凝聚帮扶协作合力,因地制宜帮助夏庄村探索形成了“互联网+一红二绿三产业”的电商扶贫发展思路,培育发展了夏庄村农特产品电商扶贫架构,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河南电视台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深秋的夏庄,金黄的玉米或露天晾晒,或围仓屯起,一派丰收景象;村街里,女贞风里招展,桂花馨香扑鼻,幢幢小楼错落有致,村民们有说有笑,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对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鹿邑县邱集乡夏庄村第一书记司保江来说,夏庄村早已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三年来,他见证了这个豫东平原小村从贫穷落后蜕变为富裕美丽的过程。

01.jpg

丰收的喜悦,第一书记司保江在夏庄。

摸清家底,找对路子

夏庄村位于鹿邑县城西北25公里处,共有525户2098人。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定点帮扶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没有产业,靠传统农业小麦、玉米种植过活,主要经济收入靠村民外出建筑工地打工,特别是村居环境脏乱差,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司保江清晰得记得,初到夏庄,这个贫困落后的村子里,有31个贫困户,他们渴求脱贫的目光扯疼了他的心,同时他也感受到全村党员干部想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司保江暗下决心:全力以赴好好干,一定让这个“家”幸福起来。那一夜,他失眠了。第二天给村里建立了“魅力夏庄”微信公众号,并给自己起名为“夏庄仁”。

入村不到一个月,司保江这个在大学里给学生上专业课的老师,俯下身子,走村串户,白天黑夜连轴转,他逐一拜访了村子里的老党员、两委干部、乡贤、普通农户、贫困户,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把村情民意摸了个透。司保江做到了“四个搞清楚”和“两个准确把握”,即:搞清楚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搞清楚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搞清楚脱贫规划的实施情况、搞清楚产业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准确把握村民群众最想最盼的急事难事,准确把握村里下步发展的目标任务。

“司书记初到夏庄,我们都看到了他的决心,他的全身心投入,是要让夏庄村彻底改变成富裕的模样,幸福的模样!”村民王巧告诉记者。

司保江总结了豫东地区平原农村资源特点:“无三色”,即无黑色矿产资源、无绿色山水旅游资源、无特色地标性农产品资源。他借助高校在电子商务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资源优势,邀请电子商务专家对夏庄村乃至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农产品上行工作进行规划、开展培训,邀请规划设计领域专家对夏庄村建设进行大手笔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可落地实施的“互联网+一红二绿三产业”发展规划,短期开展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中长期着力实现乡村振兴。

02.jpg

产业夏庄,让土产陈楼粉皮进北京。

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力基石

如今,一到夜晚,村里党群服务中心前的文化广场上就热闹起来,吃过晚饭的村民三三两两到这里或健身漫步、或跳广场舞、或打乒乓球、或看书交流……

这个党群服务中心面积约650平方米,累计投资40多万元,配套建有村室办公场地、农村书屋、党建文化宣传栏、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里以前是个三间破房子的旧队部,门口是个臭河沟,居民没有文化活动场地,村里也没有公共服务中心。”夏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作全告诉记者说,司书记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抓好脱贫攻坚。在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他们村两委干部,清理街道垃圾,着力完善党员活动室建设、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村文化广播站建设等。

司保江说:“夏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村务和党务公开等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确保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进一步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石。”

产业发展,扛起乡村振兴大任

抓特色产业助力扶贫。夏庄村一直缺少产业,夏庄人又不懂现代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理念,司保江带领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出外学习考察好的产业项目,三年来开车跑了10多万公里。如今的夏庄村兴建了一批带富企业或产业: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夏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有6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个体工商户,2家企业公司,实现大棚黄瓜、艳红辣椒等经济作物规模种植,新建羊绒衫缝盘加工、化妆刷尾毛生产、鞋面制作3个产品生产线。村民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要想农村产业走向市场,首先要节约成本,司保江书记提出了“挖三闲”,即闲置土地资源、闲置房屋资源、闲散劳动力资源。他带领村民把闲置的校舍、教堂、宅基地等改造成扶贫工厂、生产车间,把废弃的坑塘、垃圾堆改建成光伏电站、文化广场,把留守老人、在家妇女组织起来务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竞争力。建立了爱心超市积分兑换,通过激励手段调动贫困户积极性,鼓励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

要扩大销售增加订单,实现“互联网+”,司保江提出要“破三难”,即农业产品上行产品难,非标准化产品网货难,缺乏专业人才网销难。为了一个包装,他与村民半夜驱车几十公里到邻县考察泡沫箱。为了增加产品影响力,他自己代言做产品质量背书,面对疫情更是成为了网红开展直播带货。

03.jpg

美丽夏庄,晨光下的夏庄光伏电站。

精准扶贫,撑起贫困户生活一片天

村上常年瘫痪在床的刘继增,见到司保江就抓住他的手不松开:“感谢司书记啊,他带来了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全家彻底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刘继增原是夏庄村的重度贫困户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还有四个上学的孩子,全家靠爱人一个打拼维持生计,苦日子看不到头儿。现在刘继增一家住进了新房,有了稳定的收入。

司保江书记介绍,以前夏庄村的贫困户大多“蜗居”在破旧的土坯房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定点帮扶夏庄后,为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安全问题,实施了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危房改造后,又配备了桌椅衣柜等家具,添置了电视机,安装了水冲式厕所。细心的司保江书记给刘继增专门买了瘫痪病人专用床,每到夏天更换窗纱、玻璃,冬天及时把电暖气、暖手宝送到家,并落实电费补贴。

日子难熬,说到底是没有稳定收入。在司保江书记和村委干部牵头协调下,刘继增爱人通过黄瓜大棚务工、制衣厂保洁、毛刷厂捆羊毛、村庄夜间巡逻公益性劳务等大大增加了收入。穷了大半辈子的刘继增家,现在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像村民刘继增这样的幸福故事,村里有很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定点帮扶夏庄村以来,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坚持因户施策,让脱贫药方“准”起来;坚持产业为本,让长效支撑“稳”起来;坚持基础先行,让村庄环境“美”起来;坚持补齐短板,让公共服务“优”起来;坚持群众主体,让内生动力“激”起来。

04.jpg

健康夏庄,严防死守,疫情期间的防控一线。

从省城到夏庄,难忘的绕道600公里

2020年过了大半年,可司保江忘不了疫情最严重期间的那件事儿:一端是在省会郑州,儿子小升初急需爸爸照看与辅导,更有岳母病重在医院即将手术;另一端是在豫东小村夏庄,冰天雪地高速封闭,急需防疫物资,可是司保江硬是驱车8小时绕道600多公里,与驻村队员一起带着防疫物资,如期赶回了夏村战“疫”一线。

那个时候,他和驻村队员既是返乡人员信息排查员,又是疫情防控广播员、健康知识宣传员、防疫卡点执勤员、防疫物资采购员……一件件布置,一件件落实防疫工作。随着疫情发展,司保江带领全村同时紧抓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场战役”,保障了全村各项经济产业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难忘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夏庄村已全面脱贫。这三年的时间里夏庄村荣获了诸多荣誉: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省级森林乡村、省级健康乡村、省妇联“四组一队”示范村,被授予周口市巧媳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司保江说,如今的夏庄慢慢成为了幸福的模样。

责任编辑:涂陈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0年10月15日,河南日报客户端报道了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