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8月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切实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王沪宁表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压实高校党建工作政治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推动新时代 工作守正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入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疫情防控摆在突出位置,落实高校防疫条件和常态化防控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我校党委书记王振杰参加会议。会上,王振杰代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发言。8月18日,《光明日报》10版刊发王振杰发言摘编: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钢铁冶金办学特色,建强公办职业本科大学,为制造强国源源不断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凝聚办学力量
一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学校党委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需求,把学习研究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最新决策部署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及时对标对表,科学调整目标,快速作出决策,稳步实现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再到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修订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强化党组织对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事项的政治把关。大力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每年配套科研经费的四分之一用于“双带头人”能力提升,2018年底在全省所有高校中率先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
三是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立体化打造党建教育、校史展览等场馆,常态化开展校史校情校风宣讲,制度化上好教工入职第一课,教育一届届领导班子、一茬茬党员干部、一代代教职员工传承“铁的精神、钢的意志、火的热情”优良传统,发扬苦干实干作风,形成团结自强、人人奋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校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二、以思政教育为主线,贯通德技并修
一是强化创新理论指引。 在高职院校中,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上线系列专题课。通过骨干宣讲、心得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书籍。把思政课堂建在西柏坡、开到正定县、搬进抗大纪念馆,用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引导学生深化理论认知,增强信
仰信念。
二是强化课程思政导引。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全校思政课教师与 15 个专业群结对开展教学设计,建成国家级示范课程 3 门、校级 51 门。每个专业开设导论课,邀请优秀校友、技术能手面对面授课。每门课程先从中华传统技艺讲起,从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引入,把专业课讲出家国情、思政味。
三是强化机制改革牵引。为每名学生配备政治辅导员、专业导师、企业导师,邀请“时代楷模”团队等担任学生校外辅导员。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动态记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成长轨迹。建立智慧学工系统,对学生思想状况、日常行为“精准画像”,点对点做好心理疏导、学业辅导、职业指导,使教育效果实现由“漫灌”到“滴灌”。
三、以实践劳动为熔炉,淬炼工匠精神
一是实习实训打磨。校企共建 13 个高水平实训基地,及时将生产一线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追踪技术前沿,激发学习热情。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绿色钢铁、智能生产、低碳环保等方面提供实操平台,增强学生技能创新意识。聘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金牌工人设立大师工作室,开展师徒传授,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传承匠心匠艺。
二是行业文化陶冶 。举办“钢铁文化寻根”系列活动,开展百名工匠成才故事展演,组建“钢铁连”学生社团,打造富有冶金特色的校园地标及文化群落。设立工作坊、体验馆,生动展现铁板浮雕、烙画内画、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非遗文化、民族传统技艺,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民族伟大、劳动光荣、技能宝贵。
三是社会实践锻造。实施“百年青春接力”计划,组织学生进偏远乡村开展“电商助农”、入老旧社区参加志愿活动、到困难企业进行技术帮扶,把书本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之能,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中国精益匠人”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