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的“十三五”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2021-01-14 14:26:25

“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出新路径,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复旦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17年,学校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启航阶段。目前,复旦课程思政已实现“三个全覆盖”:在建示范课程412门,课程思政覆盖所有院系专业课程;已建专业思政试点18个,专业思政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向理工科专业快速推进;“课程体系-跨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实践基地-案例库建设”五位一体的医学课程思政体系覆盖所有医学生教育。

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复旦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契机,摸索方法、总结经验,实现育人理念与能力的常新。回望“十三五”,复旦君走访复旦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教师,请他们分享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悟。

姜鹏:“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在于课程本身的专业性

《<资治通鉴>导读》课堂

历史如镜,观照着过去、当下与未来,但这面镜子有时会被污染。当历史教育遇见课程思政,应该如何拂去镜面的尘埃,让真理的色彩辉映?

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姜鹏看来,“思政课程”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在于课程本身的专业性。以专业知识为根基,让历史的明镜诚实反映历史,是通往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路径。

《<资治通鉴>导读》在复旦已开设近12年,姜鹏有丰富的授课经验。面对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他坚持“变与不变”:变的是课堂教学细节,不变的是历史研究的专业态度。

“对于课程思政的最大的伤害是什么?就是老师自己也是大而化之、一知半解。如果备课或者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大而化之的论断,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包括认知方法和价值观上的误导。”姜鹏时刻警醒自己。

他从专业角度出发,关注当下的舆论环境,捕捉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并通过教学对其进行纠偏。例如,《资治通鉴》里没有出现过屈原,每逢端午,便有人为了吸引流量,以此为由否认屈原的存在,以历史的虚无化消解人们的爱国主义与文化自信。“如果轻易被他们带节奏,就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方法,进一步影响到世界观和价值观。”姜鹏意识到。

他在课堂上讲《资治通鉴》中的“屈原问题”,分别从质疑派和辩护派的角度引经据典,介绍古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指出这一现象是史料选择的自然结果。“司马光写过很多诗,其中专门写过悼念屈原的诗歌,所以他怎么可能会认为屈原是不存在的呢?把《资治通鉴》作为屈原不存在的依据,这是不成立的。”

姜鹏致力于传递一种正确的认知方法。“从专业的角度,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你,我想说的结论,其实学生自己就会得出来。”如此看来,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灌输观点与结论,而是向学生展示一条通往结论的路径,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抵达正确的答案。

石磊:在“四个打通”中激发思维活力

石磊教授在授课中

作为社科领域的资深教师,复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一贯强调政治意识与学术研究的一体性。

“政治本身就融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当中,把学术讲到位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政治,而‘课程思政’不过是把思政元素凝练出来,再融入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去。”他说。

但同时,石磊察觉到学生对于形式主义的反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更感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要用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绝非易事。“思政元素如果融合得不好,很容易出现两张皮。”

经过不断探索,他总结出一套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即“四个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中西方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学术知识与思政元素打通。

他认为,如果单纯讲理论,复旦的老师是得心应手的,难的是去了解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践。因此,他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个全景性的描述”。放眼国际,他认为中国学者应意识到自身话语体系与国际共用话语体系的共通性,将中国的经验融入世界性的知识范畴中。溯流历史,他指出要学会透过历史了解当下,从中体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为了打通学术与思政的壁垒,他将经济、政治体制连接起来,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从学术角度梳理二者相互影响的过程。

“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首先要求老师入耳入脑入心。”在这个过程中,石磊意识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通过补充阅读,及时自我更新。某次讲授产权理论时,他发现到大家关注的都是西方学者的理论,便产生了疑问:中国自古真的没有产权理论吗?

他研读经典文献,从《孟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思想专著中找到了成熟的产权理论,并亲自抄写相关章节,把书法作品带到课上。学生们惊喜于老师的“隐藏技能”同时,也对中国的产权理论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有时,“课程思政”会被误解为既定的、单向的思想灌输。“强调思政并不是剥夺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石磊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积极表达。只要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他欢迎学生得出和自己不同的结论,在交流中深化对当下中国的认识。

蒋最敏: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质量提升,能够且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蒋最敏教授在课堂上

实际上,在“课程思政”概念正式提出前,很多复旦老师都做到了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只是之前不这样称呼而已,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我们系成立了课程建设团队,一起备课。”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学系教授蒋最敏介绍,当老师们试图挖掘怎样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巧妙结合时,发现物理学科有独特的优势。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是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观点。”蒋最敏认为,人们只有正确认识世界以及自身在世界中的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也是物理学的优势,物理教师应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融汇到教学中去。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蒋最敏强调,课程思政还可在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科学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以一次变质量体系课堂为例,蒋最敏做完火箭的一系列相关公式推导之后,同学们开始好奇火箭的起飞质量、燃料等问题。这时,他开始介绍我国的火箭技术发展。“到了这里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继续思考。事实上我们的客机不光是喷气获得推力,同时也要把周围的东西吸进来,它的喷口也有很多,不同喷口的推力怎么算?每个喷口不一样怎么算?教科书已经点到为止的内容,就这样被延伸了下去。”

他继续带着同学们对公式进行改写,探讨多喷口的情形,介绍我国在矢量大推力发动机方面的研发成果,并播放2018年珠海航展时装备矢量大推力发动机的国产歼-10B战机表演“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高难度机动动作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是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矢量大推力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祖国矢量发动机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关注度,不仅帮助大家拓展了知识范围,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蒋最敏说,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质量提升能够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迟楠:不仅案例要鲜活,讲故事也需要技巧

迟楠教授在课堂上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科教育,怎样才能避免枯燥的宣讲和生硬的灌输?

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融合“新工科”和思政教育,探索出具有复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信息学院教授迟楠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优秀的榜样最能引起同学们共鸣,特别是学长学姐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业的案例贴合现实,更容易振奋同学们的情绪。

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是迟楠赋予“课程思政”的核心意义。在她眼中,作为“数字公民”的学生远不同于作为“数字移民”的老师:“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今非昔比。”因此,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源中,引导学生甄别无用、负面信息,成为她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本学期的课程《前沿讲座》中,迟楠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通过同学们毕业后建设国家的具体案例,调动同学参与课程讨论——有毕业生参加了航母的建设,老师们从这个例子出发,讲述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有毕业生参加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用视频记录了飞机的腾飞,师生一起观看,分享那一刻的喜悦……

“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下功夫。”迟楠强调,不仅案例要足够鲜活、富有感染力,讲故事也需要技巧,配合视频、图片等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青年人树立理想与担当。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卷中华大地。信息学院的凌力老师参加了上海市随申码的设计,并获得了复旦“抗疫先进个人”称号。迟楠便将他请来,讲述信息产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基础作用。“不仅是网课,大数据乃至整个信息产业,都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就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事例。”

钱睿哲:抗疫实践就是对人文医学的最佳注解

钱睿哲教授在课堂上

一名优秀的医生,永远不只要面对复杂的病理、艰难的手术,更应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对道德的坚守。

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后,复旦上海医学院积极推进人文医学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特别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医患共情促进医患沟通,促进学生医学人文与实践技能的进一步融合。

“好的课程思政就如糖融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钱睿哲如是说。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校园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们无法像往常一样返校上课。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抗疫过程中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却给我们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这也正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时间窗口,2月底,由46名导师共同参与的“云上思政”课程——《医学生综合素养》正式上线。

《医学生综合素养》课程紧密结合抗疫主题,设计开展了医学人文相关主题的线上研讨。作为该门课程的负责人钱睿哲教授要面对的工作并不轻松。要想把专业特点和思政教育完美地融合起来,需要前期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把零散的内容整合、升华,再融入专业的教学之中。而这次抗疫中涌现的复旦人,为人文医学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这让她的课堂讲授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富有生命力。

课程导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赋予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和灵活多样的切入角度,例如开展主题为“从COVID-19流行病学看新发传染病对医务工作者的挑战”讨论会,邀请援鄂医生孙贵新分享方舱医院建设、管理和诊疗的经历,让学生聆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独特的头脑风暴。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朱畴文老师,还有曾因一张“落日余晖照”而触动了很多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凯医生,以及许多其他的“白衣战士”们……都是曾出现在钱睿哲教授课堂上的抗疫英雄。他们当中许多人肩负着教学任务,在武汉抗疫一线的繁忙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在战役一线上课,和学生互动答疑。这种心系教学,仁心济世的情怀,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 这是朱畴文老师在武汉前线对学生的寄语,也是对人文医学的最好注解。


责任编辑:殷梦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出新路径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