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复旦大学:厚植优秀导师竞相涌现沃土

2020-11-26 14:14:55

一流教师队伍是大学强校之基、创新之本和发展之要。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导师更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复旦大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多项改革举措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价值引领,榜样示范

在复旦,那些能被一代代学生学习并敬仰的导师,不仅仅在于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更在于他们始终甘为人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钟扬教授是复旦导师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为强化示范引领、榜样教育,复旦开展钟扬式好老师钟扬式好团队评选活动,每年评选思想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立德树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中青年教师予以表彰。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钟扬式好老师、好团队,先进材料实验室的郑耿锋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郑耿锋全情投入、不懈追求,他不仅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市级课题项目,还鼓励学生积极思索、勇于创新,多名学生获得了省部级荣誉。在教学方面,他开设英语授课的普通化学,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喜爱,被评为教育部和上海市示范性课程。

2004年起,复旦举办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自2017年开始,举办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师团队,其主要成员之一袁正宏教授是2018年第八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位获选导师之一。

和学生一起成长是袁正宏的育人理念。他始终强调要尊重学生,做到教学相长,导师要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培训导师,提升能级

导师担负着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复旦始终把导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对研究生导师政治素养、师德师风、业务素质等方面教育和辅导,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

复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科学道德与科学精神,加强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为增强导师岗位意识、提升指导能力,该校定期召开大型导师培训会议,并出台新任导师上岗与参加培训挂钩政策。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导师服务工作,于201611月成立研究生导师服务中心,通过加大对导师的服务性、支持性项目,强调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中心每学期开设多次集中或相对分散的小型导师沙龙、讲座和研讨会,建立不同学科之间导师的互动、交流平台。

2019年,复旦面向全校教师组织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36个学校、院系层面组织的实践团分赴重庆、河北等11个省份,读中国、明国情、悟使命,各附属医院也积极开展医疗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到了70年发展背后所展现的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基层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带回到课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参加活动的教师感触颇深,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了理论认知。

顶层设计,制度保障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第一资源。复旦坚持顶层设计,强化引育并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实施卓越2025”人才计划。

为更好地发挥高层次师资人才、引进人才等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作用,2019年,复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直接认定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师资人才、引进人才及与复旦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导师,开通导师任职资格直接认定绿色通道

通过这些手段,复旦有效破解制约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学科分布和整体实力,加强学校本身师资人才培育能力,扩大了核心导师队伍规模。目前,学校专任研究生导师已超过4000人,半数以上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为管理好、服务好、建设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复旦以破解制约导师对研究生创新性指导的各项障碍和难题、构建完善制度体系为目标,保障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深化导师评聘机制改革,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形成导师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导师组、双导师制等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秀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作用和团队合作优势,推进学科方向之间交叉融合。此外,复旦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做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导师职责。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归彦斌 卢晓璐 孙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一流教师队伍是大学强校之基、创新之本和发展之要。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导师更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