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领航!联袂搭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交流研讨大平台

2020-08-07 19:48:5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731日上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召开“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整体领航校,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共九所高校同时开设了课程思政研讨线上分论坛,联袂搭建起上海高校课程思政交流研讨的大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全国80多家高校的1300多位教师参与了复旦分论坛。

领航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汇聚“三全育人”生动实践

复旦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介绍了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进程、主要做法和成果经验等整体情况。

2016年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紧锣密鼓向前推进。学校一手抓顶层设计,成立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院系落实推进、三线联动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全校上下紧密配合,实现了从学校大脑中枢到每位教师神经末梢的一体化联动,形成课程育人的合围之势一手抓聚力攻坚,推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发挥复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使育人功能深度浸润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

2019年以来学校以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校为契机,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逐步探索出“123456”的课程思政教学教法。是落实一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是两条课程育人进路:把育人的价值内涵内生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涵,从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逻辑当中去布局育人的价值内涵。是广泛开展三集三提研讨活动,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提升教师课程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聚焦三个方面价值引领: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是形成四种方法实践经验:案例分析、文献精读、启发研讨、实践教学;以及四用四不用的教学规范。是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等五大学科专业齐头并进,不是只做样板房,而是全面落实两个所有要求。是在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医学整体思政、教材建设、育人队伍、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针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攻坚,坚持问题导向,力争突破创新。

目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示范课程覆盖所有院系专业,覆盖各课程类型,全校在建示范课程已逾400门;二是专业思政试点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向理工科专业逐步推进;三是人文医学课程思政体系全覆盖,形成“1+2+9+50”的人文医学课程体系。

2020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后,学校对标各项要求,扎根复旦传统,正在制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持续发力,以实现教学质量在价值塑造和专业教育方面的双向提升。

课程思政:分类施策,入脑入心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物理学系教授蒋最敏、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何更生分别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石磊指出,课程育人重在以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育人。他分享了当代中国经济这门市级领航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为大家系统梳理课程案例中的育人要素及逻辑表达。课程育人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根据课程性质和可能,将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逻辑合理地融汇成完整的育人知识体系,力求润物无声。

理工科课程同样孕育了大量的隐性的育人元素。以“大学物理A:力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蒋最敏指出,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质量提升的内在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符合物理学科教育的特点,物理学专业教师应发挥这一优势,把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融汇到教学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科学规范、学术道德。

马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积极探索。传承复旦新闻学院“好学力行”的优良传统,课程采取“走出去”战略,实现从书本走向媒介化社会,从学校小课堂走向时代大课堂,从现实走向初心。秉持“让理论有魅力,让新闻有意义,让学生有期待,让教学有艺术”教学设计理念,借助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社会考察实践中真正吃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苏长和分享了国务学院在政治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上的做法与思考。他指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课程思政是传道(思政教育)与授业(专业教育)的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着力创造、培育思政育人的生态,健全工作领导机制,激活基层教学组织,发展教学平台,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课程思政专业的内涵建设方面要着重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何更生就如何推进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一是要坚持导向,完善制度。以人文素养提升作为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二是引领思政教学,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育人能力;三是建设重点课程,彰显特色课程。积极探索具有公共卫生特色的教育模式,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融入课程思政;四是推广示范性的经验,促进思政元素融合;五是师风建设与人文情怀培养并重。将师德师风、课程思政纳入综合评价和考评中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贡献立德树人的“复旦智慧”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五位老师的发言鲜明地体现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两大原则:一是要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分类施策;二是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将育人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

徐雷强调,在《纲要》的指导下继续推进复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完整把握和全面阐释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李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贡献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复旦智慧”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