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东北大学丛德滋:他的《烈属证》编号第00001号

2021-05-11 19:32:08

1微信图片_20210402160055.jpg

丛德滋(1910—1942),字悦生,满族,辽宁凤城人。1927年秋,丛德滋从凤城第二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大学教育学院。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他进一步受到了革命的熏陶和锻炼。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丛德滋曾在北平平绥铁路局勤工俭学,使他能够经常和工人群众接触,因而受到铁路工人革命斗争的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大学史地专修科学习的丛德滋开始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受到革命的熏陶和锻炼。

1933年,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被介绍到东北军工作。

1934年,他因连续在《东方快报》《北平小实报》上发表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行径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文章,被国民党当局以“共党嫌疑人”罪名逮捕,后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下令释放,并安排在东北军总部办公厅任机要秘书。

1935年9月,东北军来到西安,此时,丛德滋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办公厅六科校级科员,从事情报工作。他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创办了《西北响导》和《西京民报》,大力宣传抗战和党的政策。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丛德滋任抗日联军西北军事委员会宣传委员和《解放日报》总编辑。他根据党的指示,写了大量文章,揭露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年底,丛德滋经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林伯渠介绍到兰州,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同志的领导下从事统战工作。他和于千(东北大学毕业,革命烈士)创办了“民众通讯社”,丛德滋任社长,于千担任记者。通讯社团结了大批文化界进步人士,著名作家萧军、塞克,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等,都曾到民众通讯社工作。他还利用民众通讯社社长的公开身份,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帮助进步青年前往延安参加革命等等。

1938年10月,经谢觉哉和伍修权介绍,丛德滋被中共中央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

1940年夏,丛德滋根据党的指示,打入敌第八战区政治部,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为我党搜集了大量的情报。

1941年1月20日,丛德滋因革命活动被敌人察觉而被捕,投入兰州沙沟秘密监狱。敌人对他施用了各种手段,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没能使他屈服。1942年4月19日,灭绝人性的敌人竟将放了毒药的洗菜水给他喝下,丛德滋在狱中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全国解放后,中央落实烈士遗属的政治待遇,谢觉哉首先想到与自己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丛德滋,把烈士遗属的有关情况上报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于1951年1月15日亲笔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编号为“0001号”“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东北大学丛德滋:他的《烈属证》编号第00001。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