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百年路上的我们|东北大学:“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

2021-05-11 19:19:32 人民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建校近百年,东北大学勇担强校兴国时代使命,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政治品格。今天,高校红色校史故事由东北大学讲述“一二·九”运动。

百年前的华夏大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列强环伺。救亡图强、民族独立和解放,成为国人魂牵梦绕的期望。1923年,东北大学宣告成立了。以御侮兴邦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在白山黑水间撑起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奉天省议会关于创办东北大学的咨文及成立东北大学的批文。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学被迫流亡。东大人一路求学,一路抗争,历时15载,辗转四地,积淀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1935128日晚,许多东北大学学生都经历了这个不眠之夜。他们刚刚接到了来自北平学联的通知:129日上午向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进行爱国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要求一致抗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

129日凌晨,东北大学300多名学生在总校大餐厅紧急集合。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宋黎,被推举为东北大学请愿队伍总指挥。

1935.12.9高举旗帜的东大师生。

  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军警阻隔在城外的情况下,东北大学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包围的校门,走上西直门大街,并按时到达了新华门前,与中国大学等10多所学校汇合。

  孰料,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学生代表。在请愿不成的情况下,东大指挥部主动邀请各校代表共同研究,决定举行示威游行。东北大学被推举担任整个游行队伍的指挥学校,宋黎担任总指挥。游行队伍决定先去西直门迎接清华、燕大队伍入城,然后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游行示威开始后,东大队伍始终走在最前列,成为“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

  西四牌楼、王府井大街,都曾留下东大学子在数九寒冬里与军警搏斗的画面;水龙头、大刀、木棍也未能阻止年轻却又坚韧的步伐。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从这天拉开了序幕。

12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冀察政务委员会”要在16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决定在16日再发动一次大示威,并让东大再担重任:宋黎和邹鲁风负责这次游行的指挥工作;确定游行队伍分为四路,东大被定为第一路共8所学校的领队学校。

  16日,东大队伍200多人,4人一行,一列挨着一列,冲出被军警包围的校门,一边行进一边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东北大学教师阎述诗亲历了这场血腥的搏杀,被学生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所感染,他将著名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上激昂悠远的旋律,迅速在学生中传唱开来,“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这首最早在东北大学师生中唱响的歌曲,很快流传到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救亡歌曲。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硝烟已渐渐远去,但那段充满不屈斗争的悲壮岁月,依然需要我们铭记。

多年来,东北大学举办了很多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已经连续举办十八届的“妙笔流声”诗歌散文大赛,通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征文作品和一部部声情并茂的朗诵作品,缅怀先辈,致敬经典;还有每年举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校史朗诵会、《离离原上草》校史话剧等活动,广大师生们都热情参与,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深刻体悟先辈们挺身而出、为国担当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东北大学校史诗歌朗诵会。

东北大学校史诗歌朗诵会。

  东北大学校史话剧《离离原上草》剧照。

  “一二·九”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页。同样,“一二·九”运动也是东北大学师生用生命和鲜血生动诠释爱国热情的光辉一页。

  “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学子的爱国呐喊,振聋发聩,久久不息。这份勇敢担当、这腔赤忱热血,在一代代东大人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追求也从此一刻未曾停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