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节 | “知行合一”——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成果展

发布时间:2021-02-13 13:49:04

卷首语

Hi,小橙子们你们好~时代之光地图持续开启!时代之光模块将会展示小橙子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科竞赛中的成果。大家暑期进行了社会实践,相信一定都收获满满。我们将其中优秀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在此进行展示,他们的实践报告思路清晰、主题新颖,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希望他们的心得体会、思想感悟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周珑珍

640.jpeg


企业绩效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时间:2020.07.10-2020.08.01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某民营企业

对象:企业员工来源地趋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经过:

   利用2020年暑假时间进行本次社会调查。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探寻民营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探讨心理方面、形成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外的影响因素。故在我实际接触到“老乡拉老乡”式独特招聘方式时,决定从员工来源地趋同及老乡信任感出发,解释其对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企业日常管理、员工关系、绩效等的作用。乡村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再就业,经过十多年的“老乡带老乡”式农村劳动力聚拢集体转移,已经向城市释放大量劳动力,“老乡拉老乡”式企业员工招揽也成为大部分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员工的招聘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次城市民营企业的实地调查,我深刻体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深刻体会到只有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透彻领悟和积极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内容

一、问题提出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再就业,经过十多年的“老乡带老乡”式农村劳动力聚拢集体转移,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员工来源地大概率趋同的民营企业,“老乡拉老乡”式企业员工招揽也成为大部分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员工的地域来源趋同主要原因。一方面,趋同聚集的企业员工可以产生更容易融入的企业氛围,新员工可以在企业老员工即其老乡的带领下,学习、融合、进而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但是,另一方面,地域亲近感带来的聚团,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员工内部割裂、矛盾,可能会存在一个带一个地影响企业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相继、抱团出现消极怠工、高频请假、离职等负面效应,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前景。目前,尚无文献对此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探索老乡间的地域文化亲近效应、利益维系作用对员工归属感的影响,进而解释其对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二、理论与假设

2.1老乡与融入感

2.2员工归属感

假设1:外来城市居民、外来务工农民受到老乡的帮助越多,与老乡的联系越紧密,其对老乡的认同感越高。换言之,随着外来务工接受工作地点的老家人的帮助越多,产生的亲近、歉疚、感激感越多,外地的乡里乡亲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聚集成老乡团体。

假设2:老乡群体的交流有助于企业新员工融入企业、产生归属感,进而可以促进企业的知识共享程度、提高员工个人业绩、实现企业季度、年度的业务目标。

假设3:老乡群体间的密切联系对企业内部和谐有负面影响。

假设4:亲密的老乡关系对企业人员调动有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 我们得到如图 1 所示的理论模型。

640.png


三、研究方法

3.1研究样本

本文的实证研究是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昆山进行, 该城市是凭借其临近上海、苏州、杭州的优势地理位置,承接沪苏溢出的工业需求,故整个城市模具厂、电子配件、加工厂(如富士康等)等技术层级低、人力要求低的加工类中小型民营企业极多。本研究的目标企业是招工幅度不大、要求不高、待遇不那么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抽样时,借助当地的各大模具、模架、电子厂行会及工商局登记记录,我们从 2260家企业中按照 5%比例随机抽样得到本研究的目标样本113家企业。利用当地工商局,我们获取了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总经理的联系方式, 我们直接与这 113 家企业经理联系, 其中64 家企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为了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在这64家企业中, 我们在每次调研前均与参与调研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人事部门)沟通要求参与调研的部门尽可能的多, 群体层面构念时参与调研的成员越多, 那么该构念测量的信度越高; 同时本研究测量了归属认同感的其他影响因素, 因此我们要求参与调研的团队全部成员参与本次调研。

我们在现场调研前准备好问卷。为了避免同源方差对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鉴于企业规模不大,人员样本不多,我们选择对企业的总经理、管理层、其他员工进行调研。总经理考量其薪酬设立、员工认可归属建立、人员管理、绩效考察的方法及看法; 企业管理层主管报告团队和谐度、工作排班、分组管理依据以及归属感测量; 其他员工参与调研团队的老乡亲近感、初始感官建立、后续归属感程度、日常群体融洽程度调查。所有参与调研的员工被集中在一个事先安排的地方现场填写问卷。对于未能离开工作场所到集中场所填写问卷的参与者, 我们到其工作场所向其发放问卷。研究者面对面地向填写者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以及向参与调研者保证完全的匿名性, 并亲手递交一张名片和一份小礼品。对于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问卷, 回收时我们逐一检查问卷填写情况, 并请填写者补写漏填部分。大部分问卷是现场发放和现场回收,仅极少的问卷请人事部帮忙发放和回收。

我们共向 64 家企业的 64 个团队的1566位参与者发放了问卷, 仅101位参与者没有返回问卷或没有全部完成问卷。由于现场发放和现场回收, 所以有效回收率和有效回答率高达 89%。只有5个团队(仅占 7.8%)问卷有效回收率低于80%。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删除了这5个团队。由于数据配对造成的数据损失,在假设检验中,65家企业的64组团队进入数据层面的分析。

3.2数据分析

考察趋同来源地的员工之间是否会存在较之异乡员工更多的帮助,是否存在由此而生的亲近、歉疚、感激感,并形成亲密关系,聚集成老乡团体。进而分析,“老乡带老乡”式招工,老乡之间是否更容易沟通、交流,是否有助于新员工更快地对企业清晰地认识,产生归属感。新员工是否会因为通过对老乡员工的一段时间的介绍和帮助,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这种归属感的程度有到底如何?是否可以抗拒其他公司的诱惑?是否产生主人翁式努力奋斗,为企业增光溢彩的意念?测量群体内小群体的亲密关系对大群体的影响程度,老乡群体间的密切联系对企业内部和谐有影响及对企业人员调动有影响程度。

3.3数据分析与结果

为了检验假设1, 本文建立了老乡间亲密度、认同感的模型。考察三个控制变量对老乡认同感的

影响分别为:利益互助对老乡认同感有正向影响,有利于老乡群体的建立和维系。地理文化因素(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地域相邻)对老乡认同感有正面影响,有利于来源地趋同的异乡务工人员聚集、相识、抱团。心理因素对老乡认同感有影响,异地有助于深化两者联系,家乡则难以形成老乡群体。异地孤独、无助感的心理因素吸引老乡去互相联系、认识,进而形成老乡群体。

为了检验假设 2, 我们仍旧采用建立参数模型的方式,以问卷得出的数据,验证老乡认同感对企业归属感建立的具体影响曲线。得出结论,老乡群体间的高度融洽及认同亲近感有利于员工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企业环境下建立复杂的企业归属感。 

四、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和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64个团队的实证研究表明, 均在异乡的来源地趋同的个体出于利益的连接形成企业内部的老乡小团体,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 由异乡老乡构成的小团体由于内部关系紧密,故导致人员容易聚集调动。企业管理者通过管控稠密程度合适的老乡群体来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业绩, 新员工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实现企业的年度业务目标。本文研究对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均有理论贡献。

其一, 本研究探究了企业管理领域一个鲜少涉及的议题——老乡群体, 并将其与企业重视的目标——人力资源、个人业绩—— 联系起来, 深入探讨老乡群体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及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此外,在中国, 老乡群体研究具有很强的本土切题性。国内学术界对此还仅处于概念引进和介绍阶段。

其二, 尽管人力资源、公司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重要且热门的议题, 但是关于企业员工来源地趋同对此的影响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的研究。作为企业创造者和影响者, 企业员工无疑是影响企业绩效、人力调动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比如企业激励、工资效度等变量。本文提出了基于来源地趋同的老乡群体作为作用变量, 填补了研究中的空白。

4.2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其一, 尽管本研究的目的是老乡群体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作用机制。但是, 本文没有研究老乡群体行为怎样影响个体层面的心理特征变量,老乡群体内部发生矛盾的作用机制, 以及老乡群体的归属感的其他影响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讨个人心理特征变量, 比如个体反叛情绪从而负向影响老乡群体,及老乡内部矛盾对企业的绩效和人力管理的负面影响。 

其二, 尽管基于企业招聘员工条件差异的考虑, 本文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 缺乏对大型外企、国企、上市企业的相关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样本类型外的企业内部进行研究。

4.3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紧密程度适中的老乡群体有利于企业员工的个人业绩, 新员工的技术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的内部管理优化。相对的,过于密集的老乡群体容易导致群体内部的老乡离职对群体其他成员的人员调动有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管控稠密程度合适的老乡群体来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业绩, 新员工的技术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实现企业的年度业务目标。

 

心得: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在昆山市民营企业近20天的调查,我亲眼看到了随着老乡间的互帮互助,异地务工者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随着老乡信任感的加深,外来务工的老乡不在形单影只。我想随着老乡间的融洽,企业绩效也将越来越好。周而复始,以小见大,企业兴盛有利于国家富强,企业优绩又反哺于兢兢业业的老乡,让他们的生活更好,让他们的家乡在党、政府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越来越好。随着国家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劳动力也一定会得到更进一步释放,农村人民的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牛杰

640-1.jpeg


时间:2020年暑期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农村

对象: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农村

经过:

通过2020年5月一次偶然的采摘园体验活动,开始初步了解到西宁市湟中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2020年8月,利用暑期时间,以农村改革为主题,通过线上资料查阅、线上访谈的形式深入调查,并整理了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苏尔吉村“华丽转身”背后的真实原因。

在本次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通过资料查询了解到,苏尔吉村是如何从一个产业发展空白、生活艰难的贫困村,依托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种植无公害蔬菜的方式,发展到现在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在脱贫以后还要致富,还要走一个现代化的道路。苏尔吉村在调整产业结构后,积极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建立蔬菜集合中心,不断推动当地经济长远发展。

内容:

一、中国农村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显著的改善。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农村是城镇发展的根基,但对比城镇发展的速度,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却依旧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640-2.jpeg

640-3.jpeg


二、地方农村发展现状

现阶段,青海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农牧业农牧区工作取得新成就,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牧区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农牧民生活水平取得新提高,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加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开创了全省农牧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一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全面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强化乡村有效治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为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心得: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调查了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看到湟中区生态养殖园区内,一个个裹着厚棉袄的温室大棚,一个个挺立的瓜果蔬菜,心中万般感慨。而我也深刻意识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着大学生,贫困农民脸上的愁容和他们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勤劳朴实的乡亲们对我们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变化,都是我们难以从校园和课本上获取的。走出象牙之地,融入更加坚实的土地,了解家乡发展实况,贴近农民的心,才能真实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更能体会到我们今天的舒适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网络文化节——“知行合一”——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社会实践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