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 信仰不移

2021-05-30 14:02:40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四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图片17.png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围剿,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压力和委屈。“九一八”事变前,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受尽了摧残和折磨。“九·一八”事变后,他于1933年、1940年,曾被两次错误地开除党籍,这对于视党籍如生命的赵尚志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赵尚志都没有动摇对党的忠诚,不屈不挠,坚定抗日。

久经考验,忠贞不屈

1940年1月,赵尚志赴苏联伯力参加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中共北满省委作出“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决议的消息。赵尚志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3月20日,赵尚志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书中诚恳地请求:“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参加党做革命斗争已将近15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我请求党重新审查。同时,我认为党不能把我从党的部队里清洗出去,那如同给我宣布死刑一样。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6月20日,北满省委对于赵尚志的申诉作出答复,只取消“永远”二字,改为“开除赵尚志党籍”。赵尚志被永远开除党籍的主要原因,是北满省委错误地听信了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戴鸿宾、第六军第二师师长陈绍宾的“汇报”,认为赵尚志不仅推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而且“时常流露出反党反组织行动”。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内心万分痛苦,但他仍义无反顾,十分坚定地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赵尚志率领队伍在黑龙江鹤立、汤原县一带展开对敌侦察,同时抗日宣传,用行动决心为驱逐日寇,救国救民的神圣事业奋斗到底。

不甘屈服 浩气长存

赵尚志是日伪当局的心头大患,敌人为了抓捕赵尚志,想出了一条毒计。他们秘密派遣特务接近赵尚志,骗取了他的信任。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领部队攻打黑龙江鹤立县梧桐河伪满警察分驻所时,被潜伏在身边的日伪特务刘德山从背后开枪击中,赵尚志强忍剧痛,回头将刘德山击毙.

赵尚志在昏迷中被俘后,面对伪满警察的审讯,厉声呵斥:“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尊严。赵尚志被俘8小时后,被敌人杀害,时年34岁。3天后,敌人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并将其遗体投入松花江的冰窟中。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我们缅怀先烈,纪念英灵,最重要的是弘扬尚志精神,特别是弘扬他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弘扬他坚守理想、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弘扬他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赵尚志将军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我们依旧需要这种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勇于献身的精神。

——杨燕秋


责任编辑:段艳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赵尚志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敌人为了抓捕赵尚志。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