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党支部成为访惠聚工作队员的坚强后盾

2020-07-17 00:00:11 吕春华

传媒学院党支部脱贫攻坚战之访惠聚工作队员卢尧舜老师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标,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巴音学院积极响应号召,自2018年1月开始选派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活动开展以来,传媒学院党支部的党员领导干部踊跃报名参加,先后有多名教师加入到访惠聚工作队中,克服一切困难,深入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涌现出一位位优秀的模范先锋。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访惠聚工作组的卢尧舜老师身上,一起来了解传媒学院党支部的脱贫攻坚战。

卢尧舜老师是一名年轻的90后教师,在接到访惠聚工作任务时,他才刚举办完婚礼。为了尽早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去,作为独生子的他不顾亲人的反对和新婚妻子的挽留,第一时间响应学院党委号召,背上行囊,加入访惠聚工作组,作为第一批队员前往一线开展工作。

卢老师的驻村是欧吐拉英买里村,这是一个位于喀什地区伽师县和夏阿瓦提乡的贫困村。到达驻村之后,卢老师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和时间的紧迫,还没来得及慢慢熟悉环境,便毅然投入到繁重的扶贫工作中去了。驻村期间,卢老师主要负责向村民们宣传各种扶贫知识,同时他还承担了扶贫工作中各种报表的上传、扶贫系统录入、农民夜校授课等工作。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卢老师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初到任时对政策的不熟悉、与当地村民语言不通等都人他的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让他感到有点挫败。但是卢老师没有就此消沉,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利用一切条件去解决问题:政策不熟悉,他就利用下班时间自学各种扶贫政策和法律法规;语言不通,他就主动去田间地头帮老乡干农活,在与老乡交流的同时学习维语;在开展“四同四送”活动期间,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在给孩子辅导作业和汉语的同时,学习了几句常用的维语。尽管白天要忙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晚上还要入户到凌晨,但这位90后的年轻老师拿出了同龄人少有的毅力,默默咬牙坚持,从不言败也从不抱怨。

在整个访惠聚工作中,卢老师认为最难的莫过于刚进村时的“四同”活动。对于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90后大男孩来说,跳蚤、蟑螂、耗子满地跑的景象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的他真的是吓得整夜睡不着觉,但随着与老乡的交流和访惠聚工作的不断深入,他慢慢习惯了。他说:“老乡们能睡,我也可以!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卢尧舜老师于2017年3月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与帮助,他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思想上就已经入党了,工作上处处争优,处处为人先。

传媒学院党支部是一个具有号召力、创造力、战斗力的组织,卢尧舜老师作为年轻教师能够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就是因为有传媒学院党支部这一坚强堡垒在激励着他勇往直前。卢老师的坚韧和坚强,为我们每一个年轻老师树立起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脱贫攻坚,我们90后在行动!我们更多的年轻老师也将以卢老师为榜样,敢为人先,用青春书写担当,用汗水践行理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1.png

卢尧舜老师在开展走访入户工作

图片2.png

卢尧舜老师开展"四同四送"时在进行党的政策宣讲

图片3.png

卢尧舜老师在开展走访入户工作

图片4.png

卢尧舜老师在开展走访入户工作

                                                                                                                                                                传媒学院党支部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八日


责任编辑:王新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媒学院党支部脱贫攻坚战之访惠聚工作队员卢尧舜老师。他在传媒学院党支部的激励下,为年轻教师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