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希里语专业的“探路者”——沈志英教授

2022-07-05 09:19:48 罗祥

    鲁迅先生有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961年9月,为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亚非语系。往后六十多年里,北外亚非语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非通用语种人才。

    本期推送的主人公就是那段铿锵岁月中的伟大先行者之一,斯瓦希里语专业的“探路者”——沈志英教授。


“结缘外语”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一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活力,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热忱;另一方面各行各业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各领域急需专业人才,外事领域更是处于白手起家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沈志英教授在上海度过了青春年华。

    时年24岁的沈老师十分渴望报效祖国,一位从事外交工作的兄长这样对沈老师说道:“外语可以打开世界,开阔视野,可以把世界的情况介绍到中国来,也可以把我们的情况传播到外国去。”

    就这样,在兄长的指引下,沈老师坚定了投身国家建设的理想信念,怀着满腔热情报考了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离开了生活20多年的上海,只身赴北京求学,这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


“定心斯语” 

    时间来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同时非常希望加深同中国的联系,学习我国的建设经验。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于1960年批示同意北京外国语学院加设语种,其中就包括斯瓦希里语。1961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亚非语系。原本在英语系学习了两年的沈老师欣然接受组织安排,转到斯瓦希里语班。

▲ 1962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学习斯瓦希里语(左1为沈志英)

    起初的学习阶段是异常艰苦的。沈老师回忆道:“当时国内没有斯汉字典,而苏联有一本斯俄字典,我们就和专修班的学生(从俄语系转入的学生)一起把它译成斯汉字典——这也成为了我们的第一本斯语工具书。除了工具书,斯语班的大部分学习资料都是从广播电台上获得的:国际台的广播材料以及印度、英国、美国的斯瓦希里语广播材料是当时重要的材料来源。由于时差,我们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接收到节目,然后我们会进行人工整理,白天去校对、打印,作为听力训练的材料。”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沈教授为代表的斯语人在不断探索和努力中逐渐成长起来,是使命感与责任感给予了沈教授一行人无穷动力,她说:“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将来要在非洲开展工作,是一定要把这个语言学好的。”

    1963年,沈教授作为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第一届毕业生顺利留校参加工作。在西方国家强硬封锁的形势下,我国的外交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北京外国语学院作为由外交部直接领导的高等学府承担起“语通中外”的重任,而年轻的沈教授作为斯语方面的先锋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成为我国与非洲国家往来国事的斯语翻译。


“献身外事” 

    沈老师的翻译生涯中曾多次担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是中非友谊的见证人之一。这些经历让她深切感受到这些领导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对工作人员的亲切关怀,也对她个人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让沈教授印象深刻的是与周恩来总理相处的点点滴滴。

    1965年2月,正值北京寒冬,坦桑尼亚尼雷尔总统率领的代表团正式访华。“为了御寒,我和其他陪同翻译人员不得不穿上厚重的大衣,但如此一来,在进出会议室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穿脱大衣,非常不便于跟随总理进行随时翻译。”为了高质量完成翻译任务,沈教授干脆脱掉大衣,紧紧跟在总理身边。周总理看到后,当即“批评”道:“你们不能学我啊。我只穿中山装是因为我习惯了,你们要不穿大衣,感冒了就不好啊。”总理的一番话让沈教授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 1965年2月尼雷尔总统访华

1965年6月,作为对尼雷尔总统访华的回访,周总理飞赴东非访问,沈教授再次担任随行翻译。抵达坦桑尼亚第二天下午,一场欢迎中国代表团的群众大会在当地的体育馆召开。

    沈老师回忆道:“一大早,热情的人们就自发赶来,有的群众甚至走了十几里路,从上午10点就在体育场等候。下午3点,大会正式开始,当周恩来总理的精彩演讲通过斯瓦希里语传到在场每个人耳中的时候,全场5万人都沸腾了。他们吹起口哨,敲起大鼓,把帽子、衣服抛向天空,大声喊着:‘中国!中国!周恩来!周恩来!……’他们还情不自禁地跳起了传统舞蹈,热情非常高涨。”

    周总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过程中被热情的群众打断了好几次。大会结束后,尼雷尔总统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外国领导人的公众演讲像今天这样让民众热情如此高涨,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史无前例呢?一方面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的讲话太精彩了,他鼓舞我们开展反帝反殖民的斗争,帮着我们建设我们整个国家;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大会用了我们老百姓都能听懂的斯瓦希里语,使我们到场的每一个人都听懂了周总理的讲话,大家倍感亲切!”

    回国以后,周恩来总理继续使用斯瓦希里语作为非洲国家代表团来访时的翻译语种。周总理回访后,坦桑尼亚第二副总统兼总理拉希迪·卡瓦瓦再次访华。周总理打破正式会谈使用英语翻译而不使用非通用语翻译的传统,安排沈教授来担任首席翻译。谈到与领导人们的种种往事,沈教授直言道:

    “非常有幸,作为新中国外交建设队伍中的一员,我先后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出席了诸多国事活动,成为中非友谊的见证人之一。也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于年轻一代既重视又关心的深厚情感。无论是伟人们的手势、眼神还是话语,都成为鼓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让我始终铭刻在心,终身受益。”


“余音不绝” 

    外语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不仅要依靠个体素质的提升,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非通用语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北京外国语学院大力培养外语人才,亚非语系也从最初开设5种语言发展到开设11种语言,成为了除英语系外学生数量最多的院系,为外交部、新华社等国家单位及军队输送了大批外语人才,大力推动了非通用语教学和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1986年12月,沈志英(左2)参加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举行的国际斯瓦希里语研讨会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已成往事。如今的沈老师虽已退休多年,但仍心系我国外语教育工作的发展,发挥余热。谈到如今的外语教学工作,沈教授说:“我希望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总结,改革和发展,以后浪的姿态勇立于时代潮头,永葆初心,大胆创新,踏浪前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质量、高水平外语人才。”


    作为新时代的北外人,我们当有这份决心与勇气,奋发上进,不负沈老师的殷切嘱托。


【参考资料】

[1] 王定华,杨丹. 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2]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亚洲学院、非洲学院成立60周年宣传片[EB/OL].(2021-10-25)[2022-5-16] http://af.bfsu.edu.cn/info/1163/1439.htm


撰稿:罗祥

审校:张文婷

特别鸣谢:赵磊、魏媛媛

责任编辑:李星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961年9月,根据周总理指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亚非语系,斯瓦希里语专业沈志英教授便是伟大的先行者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