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党支部联合教育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第九党支部顺利开展中山公园红色足迹实践活动

2024-05-24 15:39:49


中山公园地处北京市中心,是一座具有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园内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来今雨轩、举行过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的中山堂、纪念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丰功伟绩的“保卫和平”坊等著名红色印记。这些红色基因的承载地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景课堂”。

为了让各位同志多元化、沉浸式地学习了解我们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从中汲取智慧力量,进一步感悟革命精神、涵养政治信仰,乐育党支部联合教育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第九党支部,于2024年5月11日上午顺利开展了中山公园“红色足迹”开放式组织生活。本次活动首先组织各位同志集中参观了来今雨轩,了解百年茶社的红色印记,后自由参观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等其他著名景观。


3.jpg


挖掘一段历史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公园,它既是北京城市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中山公园原名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公园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是一处充满古典韵味的园林景区。1928年,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1 概述

社稷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长安街天安门西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民国三年(1914年)10月10日辟为中央公园对外开放,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中山公园。


挖掘一段历史-社稷坛.png


社稷坛平面为一南北稍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南部东西宽345.5米,北部东西宽375.1米,南北长470.3米,有内外两重坛墙。外坛墙周长约为2015米,其南围墙即皇城城墙,于东墙上辟有三座东向大门,自南往北依次是社稷街门、社稷左门、社稷东北门。东北门为祭祀时皇帝出入之门。社稷坛内坛墙南北长266.8米,东西宽205.6米,每面墙正中辟门。社稷坛即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神坛,它遵从和吸取了历代的建造理念,成功地表达出了古人对国家、天下和黎民的理解,在坛庙体系中的地位较为重要。

1957年10月28日,社稷坛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社稷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历史沿革

辽、金时期,此处为兴国寺。

元朝时期,兴国寺扩入元大都城内,改称万寿兴国寺。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万寿兴国寺的基址上兴建社稷坛。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社稷坛祭台四周内墙由青、赤、白、黑四种颜色的砖砌墙改为四色琉璃砖。

民国三年(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辟为中央公园,对外开放。同年,开辟园门一座,以便游人出入,为中山公园南门(正门)。

民国四年(1915年),社稷坛外坛北墙上开辟通往故宫西华门的公园北门(后门),外坛西墙上开辟公园西门,内坛墙的东门外建松柏交翠亭,东坛门迤南建投壶亭,坛东南隅建来今雨轩,坛西南隅建碧纱舫、春明馆、绘影楼等,移建鸿胪寺的习礼亭。

民国六年(1917年),移建圆明园遗址的兰亭八柱和兰亭碑。

民国七年(1918年),社稷坛西南山朝阳处建迎晖亭,坛北门外建格言亭。

民国八年(1919年),社稷坛南门内移建东单大街路口的克林德坊,改称公理战胜坊。

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社稷坛拜殿停灵。

民国十七年(1928年),社稷坛更名为中山公园,拜殿改称中山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理战胜坊更名为保卫和平牌坊。

20世纪60年代末,社稷坛四周壝垣及壝垣内地面进行修缮。

2013年5月23日,社稷坛对四周壝垣修缮249.92米,壝垣内地面铺墁3411.5平方米。


1.2 建筑格局

社稷坛平面为一南北稍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南部东西宽345.5米,北部东西宽375.1米,南北长470.3米,有内外两重坛墙。外坛墙周长约为2015米,其南围墙即皇城城墙,于东墙上辟有三座东向大门,自南往北依次是社稷街门、社稷左门、社稷东北门。东北门为祭祀时皇帝出入之门。社稷坛内坛墙南北长266.8米,东西宽205.6米,每面墙正中辟门。


1.3 建筑特色

社稷坛与天坛的圜丘坛层数相同,甚至比地坛的方泽坛还要多出一层,只是宽度和高度比地坛的方泽坛规模小很多。社稷坛的五色土的布局非常形象地象征了中国的国土特色。中国东部以海洋为主,用青色土代表;西部以戈壁和沙漠为特征,用白色土代表;南方以红色土地为特征,用红色土代表;北方以黑色土地为特征,用黑色土代表。中国广阔的中原地区以黄色土地为主要特征,故以黄色土为代表,而且中原地区长期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皇权的象征。


2 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位于中山公园内东侧,总建筑面积549.4平方米。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来今雨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18年11月,李大钊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人心,点燃了革命志士心中救国图存的火种。1919年7月,由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在来今雨轩正式成立。根据李大钊等人提议:“本学会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学会的信条是: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李大钊曾介绍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加入学会,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来今雨轩参加学会的聚会、座谈会,阐明政治主张。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也多次来到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


挖掘一段历史-来今雨轩.jpg


据记载李大钊先后在来今雨轩茶社传播进步思想多达十余次。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许多有志青年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毛泽东、高君宇等。这些同志在北京期间曾经到来今雨轩开展过多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2次。据《少年中国》月刊中记载毛泽东早年也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其中包括1920年3月3日在来今雨轩召开的北京会员欢迎会以及4月10日由北京会员恽代英等11人在此召开的常会。

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的进步青年,他们渴望通过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理想。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来今雨轩正式成立,学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创作了许多揭露黑暗旧中国的现实著作,擎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文学研究会.jpg


2018年底,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的来今雨轩闭店修缮,2020年3月,北京市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场景,中山公园结合史料参照民国时期的样子,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原。修缮后重新开放的空间,既还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茶社经营,也布置了展览,设置了展品,就是希望通过“展用一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挖掘一段历史1.jpg


寻找一个人物

革命先驱李大钊与北京中山公园

人物1.jpg

1 李大钊在中山公园的事迹概要

在中山公园,李大钊多次参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表演讲。例如,1918年11月,他在来今雨轩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强调“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这一演讲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大钊还在此参与了少年中国学会的聚会、座谈会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活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有志青年如毛泽东、高君宇等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庶民的胜利》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二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


2.1 发表背景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彼时的中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中华民族的路在哪里?中国人民的明天在哪里?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热情地赞扬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8年11月,李大钊在中山公园发表了著名演说《庶民的胜利》,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表达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

“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19世纪中各国革命的先声。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说。


人物-庶民的胜利.jpg


2.2 历史影响

对大众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的1918年,李大钊来到天安门,在这里发表了一篇演说,这个作品就是《庶民的胜利》。据了解,这是我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此文一出,马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影响力非常大,很快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政党准备诞生。

对毛主席的影响:

1918年11月,李大钊就是在茶社门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他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无数爱国青年前行的道路,青年毛泽东就是在他的影响下拿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最终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这一点从这张《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中可以体现出来。表中有一问:“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抱何种主义”,毛泽东在此栏中的回答是:“本人信仰共产主义”,态度非常明朗,没有半点遮遮掩掩,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信仰。

多年以后的1949年,在西柏坡的毛泽东曾经回忆起这段往事。他非常动情地回忆道,30年前,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相到处奔波,确实吃了不少的苦头。幸运的是,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好人,那就是李大钊同志。在李先生的帮助下,他才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当初没有遇到李先生,毛坦言,自己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3 少年中国学会


3.1 历史沿革

1918年6月30日,由王光祈、曾琦、李大钊等人发起筹备,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内设评议、执行、编译三部,曾琦为评议部主任,王光祈为执行部主任,李大钊等为编译部译员。会务活动有出版刊物、学术讨论、讲演等。学会设总会于北京,在南京、成都、杭州、巴黎等地设分会,会员遍布上海、天津、广州、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辽宁等省市,以及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南洋等地。会员由刚成立的42人逐步发展到120多人。由于会员政治思想分化日趋明显,1925年停止活动。出版刊物有《少年中国》、《少年世界等》。


人物3.jpg人物4.jpg


3.2 主要活动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积极发动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经常举办各种演讲和学术活动,组织会员讨论国家大事、世界形势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但是,由于它是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一个松懈的联盟,所以会员成分也很复杂,思想倾向很不一致,既包括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黄日葵、恽代英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也包括以王光祈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有以曾琦、左舜生、李璜、陈启天等为代表的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内部发生分化和斗争,不可避免。共产主义者从一开始就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团结广大进步青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学会的信仰,向俄国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则反对会员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反对马克思主义,攻击和诬蔑俄国革命,主张国家主义,最后在学会内部形成了国家主义派,并组织了反苏、反共、反革命的中国青年党。占会员大多数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派,一直希望把学会建成一个兼客并包的纯学术团体,他们既怀疑资本主义,也不赞成社会主义,而打算通过不流血的手段来改造社会,建设“少年中国”。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矛盾的加深,学会逐步走向分裂,1925年7月南京年会后基本上停止了活动。


人物5.jpg人物6.jpg


3.3 主要影响

少年中国学会从1918年开始筹备到1925年停止学会活动,在这七年时间里,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人才和思想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一段故事

保卫和平坊的来世今生

保卫和平坊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一进大门,人们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赫然而立,牌坊上书有郭沫若亲笔题词“保卫和平”四个金色大字,可是这座牌坊的来历却鲜为人知。


分享一段故事.jpg


这座牌坊原来曾是一段国耻的见证,据载,清朝末年我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杀了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腐败的清政府却卑躬屈膝,向德国帝国主义赔礼道歉,按照他们的无理要求建立了这座“克林德碑”。1901年立于东单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大街上。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群众捣毁了克林德碑,“协约国”决定将该碑移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改称“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于1920年5月竣工。1952年10月,为纪念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决定将中山公园内“公理战胜”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

这座保卫和平坊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纪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体现了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


拍摄一张照片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55.jpg


留下一份感悟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走在中山公园中,我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肃穆。进入来今雨轩,我了解了少年中国学会成立的历史,原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人都曾在此座谈,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令我敬仰。“奋斗,实践,坚忍,俭朴”,这是学会的信条,也是我们每个需要奉行的准则。文学研究会的历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巴金、老舍等熟悉的作家都是研究会的成员,他们都在新文化运动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最后,用在门口留言板上的话作结:只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蓬勃向上吧,就像这明亮的春天一样!

——倪沅蕙


进入中山公园之后,一股清新的空气嗅入鼻中,令人神清气爽。一路走来,千年古树,百年所馆,红色精神与绿色境意交相辉映,在欣赏前人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也洗涤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未尝不是一次美妙的相遇~

——车猛


中山公园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改为中山公园,其见证许多红色事件的诞生。以来今雨轩为例,在此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宗旨就有“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揭示社会的黑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巨大作用。走入公园,能感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的融合,作为一个红色景点,它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园林式景观,在这里亲身触碰到的文化底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裴雯玉


通过参观中山公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古老园林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与伟大革命精神。中山公园,原名社稷坛,是明清两代举办皇家祭祀的地方。如今,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的中山公园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我们首先参观了来今雨轩,这里曾是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迪青年一代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之地,擎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身处其中,我仿佛能听到百年前李大钊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切身体会到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而经过修缮后的来今雨轩,不仅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更以展览的形式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聆听其他同志的讲解,我也了解到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不同命运,更深刻地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与时刻遵守革命纪律对于个人命运和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沉浸在这段红色历史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随后,我还参观了慧芳园、社稷坛、中山堂、孙中山先生铜像、宰牲亭等历史遗迹,这些古朴壮观的历史建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中山公园之后,我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信念。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中山公园,了解历史,缅怀先烈,聆听红色故事。

——赵淑婷


5月11日上午,在乐育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中山公园参观。中山公园毗邻天安门,拥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一进门我们便被优美的古典园林景观所吸引,公园路旁的侧柏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树龄,频频令我们驻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公园东南角的来今雨轩,该茶社的名字取自杜甫的“旧雨来,今雨不来”的典故,有新结识的朋友们,来此欢聚一堂之意。来今雨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一群怀着报国救民之志的年轻人相聚在这里,创立了少年中国学会,一百多年后,来今雨轩依旧焕发着生机,见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到今天汇聚成璀璨而炽热火炬。有幸参观了来今雨轩,走近了解了这段红色故事。

——苏慧岚


中山公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参观后我深受启发。

首先,中山公园的设计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魅力。园内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山水相依,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之中。每一处景致都经过精心设计,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其次,中山公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矗立在公园中心,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曾经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崛起的过程。站在这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山公园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空气清新。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儿童在游乐场嬉戏,老人在湖边散步,年轻人则在草坪上看书或聊天。公园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温馨氛围的场所。

最后,中山公园的参观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会到了现代生活的幸福。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珍惜和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参观中山公园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还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这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杨雨鑫


在这次中山公园外出活动中,我们来到了来今雨轩这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并参观了其中设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和文学研究会专题展,沉浸式体验中国早期进步人士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活动场景,既了解了早期的革命先烈们,如曾经毕业于北师的缪伯英、赵世炎,也了解了一些文学大咖们,如老舍、巴金。在这次活动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思想激荡、文化繁荣的年代,我感慨于先辈们的艰辛与伟大,也对革命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早期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刘星


1.jpg

2.jpg


本次中山公园“红色足迹”开放式组织生活让每一位同志都收获颇丰、备受鼓舞。百年风雨故人来,故人精神长励志。希望能有更多人在此驻足,回首那段艰辛岁月的红色往事,追思为信仰真理献身的革命先辈,感受永远绽放绚丽光芒的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4.jpg





责任编辑:周雯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乐育党支部联合教育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第九党支部顺利开展中山公园“红色足迹”开放式组织生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