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成果||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学习心得(二十)

2022-01-30 19:05:58 新闻党支部

2020年以来,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新闻系教师党支部积极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展“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活动,从时间安排、师资配置、开展方式、总结评优等各方面对活动做统一部署与精心安排,通过每期32集的主流媒体优秀编辑记者的主流声音、精品案例,引导新闻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在2020年版全部32集视频讲座内容覆盖新闻系大二、大三、大四全体学生的基础上,2021年,新闻系建立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长效机制:将当年度大讲堂主体视频内容纳入大二年级《媒体前沿讲座》的第3学期课程内容,计入学分,形成评价体系保障;将相关视频案例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视听新闻报道》等课程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活化专业课程的时代性;将收看大讲堂作为新闻系本科导师制辅导的主题之一,纳入导师制的执行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化个性化辅导中的价值引领。通过与大讲堂这一最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的内外协同,增强新闻系师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以下为大讲堂学习心得优秀篇目:

《迎难而上,做时代的见证者》——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学习心得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新闻201班 詹涵兮


“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是这次新闻大讲堂的主题,它亦是新闻工作者弘扬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要求和创新利器。在这次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很多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了他们亲身实践的艰辛故事。他们用镜头记录脱贫和战疫故事,用文字传递攻坚战疫精神,用新闻报道守护山河无恙。


锤炼四力,守正创新

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赵承说道,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所谓四力是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脚力是线上和线下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走进田间地头。也要深入互联网舆论场,加强数字时代无形的脚力,要实时报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而要想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莉而出,写出让人民认口的文章,就需要记者奔赴一线用亲身体验写出真是情感的文章,只有脚下有泥土,文章才有生命。2015年央广记者朱兴建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手脚并用深入悬崖村,站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在悬崖村呆了三个多月,拍摄完成了悬崖村扶贫纪实。这无疑是脚力的最佳体现。

眼力是指提升洞察社会的创新视角。用眼力洞察,才能捕捉时代的讯号。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经济的扶贫,还有百姓思想观念的扶贫,2019年侯文静调研走进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看到了一座与该村太行山风格的新民居格格不入的小庙,早已经布满了蜘蛛网,但在前几年经济不好的时候,香火很旺,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相信烧香拜佛就可以改变风水,可如今,在党的领导和努力下,全民奔小康,人们从事各行各业,忙着挣钱生活,才相信真正改变风水的是党的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新闻记者只有亲自去调研,才能捕捉这样的时代讯号。

脑力是指用主流价值导向引领时代所趋。记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了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要用正确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去驾驭和引领,形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舆论场。

笔力是指夯实基础培育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能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融媒体时代的促进下,对新闻工作者也有了更大更精准的要求,那就是要增强笔力,顾名思义就是要不断改进表达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特别是要去套路化,更加契合当前的新媒体传播环境,练就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做到语言平实,言之有物,准确客观。使文章更受大众的喜欢,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信息。

锤炼四力不仅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创作主流,更是新时期记者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大讲堂课堂中,我学到了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听到了新华社记者韩洁老师讲解如何在形势复杂情况下把准中国经济新闻时代坐标,了解了人民日报记者张炜老师讲解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的创作体会,这些一篇篇重磅制作的推出,让我们思考好新闻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想最生动的解答应该就是坚守主流价值,秉持人文关怀,敢于推陈出新。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央视新闻频道柴红芳导演的纪录电影《落地生根》。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深居怒江大峡谷山脊上的勒劳乡民,在当地政府践行“精准扶贫”的具体帮扶措施下,努力改变命运,脱贫攻坚的全景故事。几个月的时间,摄制组默默地驻扎在大山深处,与沙瓦村的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他们的点滴,挖掘他们生活中动人的故事。辛劳的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摄制组不是跟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村民们劳作归来后才能进行拍摄。日复一日,摄制组早已和沙瓦村的村民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朴实无华的感情在大山深处静静地酝酿升华。他们用新鲜出炉的真实故事充分显示了纪实影像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全片以最真实的故事,充分展现出各级人民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摄制组以脱贫攻坚精神来拍摄脱贫攻坚纪录电影《落地生根》通过脱贫攻坚主题,展现极端贫困地区的环境条件,展现云南老百姓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向全世界讲述好中国扶贫故事把最动人、最温暖的中国故事讲诉给世界听。在这样困难的境地里,柴红芳导演的一番话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说:“这里发生的事感动着我们,教育着我们。脱贫攻坚和打仗一样,非常艰苦,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付出很大牺牲。热爱,就意味着坚守,因为我们是纪录片人…我想,这大概就是做为一个新闻人身上所应具备的信念和责任吧。也正是因为这些奔赴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凭借报道的真实可信,才让全国其他各地人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而跟着党走,打下全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的深厚基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听了诸位资深媒体人的讲述,我对中国的媒体环境、新闻编写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较深的感触。其中一些核心的观念对当代的新闻传播界“讲好中国故事”是颇具指导意义的。    

其一,应顺应新媒体趋势。令我印象颇深的是第一节课人民日报的曹磊主任就以2021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制作的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作为例子,提出了“必须围绕年轻人去寻找突破口,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这一中心观点。而在当下的年轻人群体中,“中短视频其实要比文字和图片等等形式更加流行”。贴合广大网络原住民群体心理的《少年》mv受到了年轻人的一致好评,此mv在全网观看量超过1.6亿次,网友点赞超过260万次,五百多家新闻网站和微博账号、微信公号进行了转载,成为两会期间宣传的爆款。除此之外,新华社《中国记者》的张维燕编辑也提及了相似的观点。她讲道,在首届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的评选中,“在获奖的108篇报道中,只有九篇是采用了纯文字或者纯广播的单一媒体形式,其余九十九篇都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报道形式,融合报道的占比达到了91.76%的一等奖作品中,除了评论报道,其他15个报道都是融合报道。”新时代对新闻人、媒体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妙手著文章”到不仅可以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还需要学习各种新媒体技能,洞察年轻人心理,深谙网络环境与节奏,将作品进一步传播,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为之努力和大胆尝试的。

其二,做“接地气”的作品。曹磊主任提出新时代要做“利益远、站位高、接地气、有品质的产品”,我对“接地气”有很深的感触。这与上文讲述的“顺应新媒体趋势”有些许重叠之处,但我理解的“接地气”,更重在“以生动、形象的细节展现宏大主题”,而新华社的周科同志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事件源自十一年前,那张在火车站拍到的母亲的照片。“她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周科同志如十一年前的我们一样,深深地被这位母亲感动,但是没有留下她的联系方式。他们一直在寻找,直到今年才找到了她,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妇女,她的名字叫做巴木玉布木。记者与这位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她生活的环境实地走访,深入跟踪,与她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最后的作品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去讲述,真正做到了有深度、有力量、有血有肉。践行 “脚力”是四力中排在最首要的,所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不是凭空飞来的,而是自己深入基层,挖掘、探索出来的,先有自己情感的投入,才有资格让读者为之投入感情。

其三,坚守新闻内核。新华社的韩洁同志就坚守新闻内核做了深刻的阐述。她从中美关系这一重要政治话题谈起。中共十九大闭幕,中西方各有报道,但是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画像,分析习近平同志的报告,判断中国发展方向,十分艰巨。韩洁同志调侃道,“但有一个方法要容易的多,读读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对此次党代会的报道,然后判断与之相反的事情就是事实。”而中国经济的增长问题,“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6.4%、6.2%、6%、6%,”也被西方媒体想当然的以“贸易战重挫中国经济” 继续报道。在经济报道上,这些数字已经被严重的意识形态化,不再是它们初始的样子了。近年来政治形势复杂,但是“越是复杂的形势,越要把准中国经济新闻的时代坐标”。韩洁同志说,“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广泛传播、自媒体异军突起的传播新格局下,做好中国经济报道,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把准时代方位,把握好大局大势。”我觉得作为新闻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做到高站位、大局观,众说纷纭的时刻拿出真实报道,掷地有声,引导好社会舆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到这次主题,“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我在这些新闻工作者身上看到了对践行四力有力的表现,也从中收获了新时代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要求,我们要增强笔力,站位更高,立意更深;增强脑力,保持初心,带走贫困; 增强眼力,紧紧靠向人民; 增强脚力,扎实采访调研挖掘事实真相。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行稳致远。牢记时代赐予我的历史,铭记长辈们的敦敦教诲,在未来的生涯中平凡而闪光! 以自身力量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新时代合格的新闻传播者!


责任编辑:新闻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的新闻传播大讲堂的主题是“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其中四力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