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成果||学生专业课作业展示(二)

2021-10-05 18:43:34 新闻党支部


本文为新闻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舆论传播与舆情分析》的课程论文。该课程由新闻系教师党支部教师范敏主讲。


“privilege”文学网络流行语案例分析


新闻181 李文荻


【内容摘要】2021年5月,《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Vlog 迅速走红网络并引发舆论,一个名为“@是空白 a-”网友因发表有关特权上名校的评论迅速成为网络上被抨击的对象。由此引发的“privilege”文学梗开始发酵传播。本篇文章从模因论视角之下分析“privilege”文学梗火爆全网的传播特点与传播路径,并由此分析此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挖掘事件发酵后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privilege网络流行语模因特权 

一、案例分析

(一) “privilege”文学火爆缘起 

以“既然提到 privilege,那我就来说说我的高傲在哪……”开头,以“写到这儿,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收尾。突然之间,此梗在互联网上爆火并大规模转发、二次创作。原博主和她的 privilege 文学,成为了各路网络写手们争相创 作的新蓝本。

图 1  图源豆瓣、微博

图 2  图源微博

“Privilege”文学为何这么快火遍全网,还要从 5 月 16 日说起。短视频博主 @瑞清 ching 一条《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的 Vlog视频被转发到微博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并以#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这一词条登上热搜。视频以一名北大附中的学生为第一视角展开。早上 8 点上语文课,选修《中国古代文化史》,体育课是击剑等“贵族运动”,下课可以去买咖啡,下午 5 点半就放学,也没有课后作业。 

随后,视频引发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对于教育资源不公平、外地学生与北京学生差距太大等问题纷纷感慨。之后又逐渐将话题转向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北京户口、学区房、互联网大厂工作机会等社会话题。也有网友调侃写道,投胎是一件技术活,拼搏未必能改变命运,人在一出生时就开始分裂。 

将事件推向高潮的是网友 @是空白 a-  5 月 17 日发布的一篇关于北大附中事件的长文评论。 

图 3  图源微博

文章开门见山地把不努力便可以上名校当做一种“privilege”(特权)。且在她逻辑混乱、病句杂糅的文章里面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于“特权”的吹捧与谄媚,夸赞那些生活在“特权”之下的朋友们更加善良,反讽网友对于他们赤裸裸地嫉妒。 

此文一经曝光,几乎遭受到了网友们一致地抨击与指责。之后,网络上调侃这种所谓“privilege”文学梗便迅速走红。 

二、分析其意见倾向

网友基本上对此持批判态度。如果说,《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Vlog 视频给社会撕开了一道口子,让网友看到一些北京的高中生居然不用像“小镇做题家”每天伏案学习十几个小时,便可以百分之百地升入重点本科,而让人唏嘘不已的话,那么@是空白 a-的长文,便是在网友伤口上撒盐,激起了更多的愤怒与疼痛。因为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北上广深发达城市的一本上线率远高于其他城市。根据资料显示,2020 年北京一本上线率45.87%,位居全国第一。 

有一条热转的微博里这样说道:“在那些每天在学校待12+小时,周末只休息半天,学到掉头发,最终只考上一个二本的做题家们面前说‘我们学习也很努力。’既正确又烦人…… 我不求你们反思自己的privilege了,沉默是美德”。

图 4 热转评论原文

除了集体狂欢所带来的娱乐性之外,“privilege”文学还能这么快点燃公众愤怒的情绪是因为,它宣泄了公众久久被压抑的社会情绪。当社会中的群体面临相同困境与问题时,“privilege”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他们共同的情感,表达了他们潜在的、相同的追求与想法。这样的共鸣,很容易激起群体的追捧。 

首先是由个体引发的事件中包含了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例如贫富差距、阶层流动、钱权相护、性别差异等等。这些话题很容易触动社会民众的敏感神经。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社会转型的阵痛依旧存在。这也是当前诸多社会热点舆论中难以遮盖的问题。当@是空白 a-的“高傲尽数体现”时,实际上就是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群体对于民众的一种优越感的体现,这种社会阶级的差异给人以不公平、被剥削的感觉。 

网友对于“privilege”的愤怒,不仅仅只是来自于字里行间的傲慢与对网民公众的鄙视,也有包含着普通人对于社会教育资源不公的无力感,社会阶层逐渐僵化的被剥削感,还有对于中国发展与自己前途的迷茫感与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迅速点燃公众愤怒的情绪,后逐渐演变成“privilege”文学的反讽写作模式。 

三、传播特点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分析,便于更好地了解“privilege”这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点。模因就像是一种大脑的病毒,经个体传染给另一个个体。通过学习论文知道模因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因型”是质同形异,“表现型”是质异形同。“privilege”文学梗属于后者“表现型”。 

通过搜集浏览大量的有关“privilege”梗的帖子,他的传播特点有以下三种: 

1、多种平台广泛、迅速传播 

最先“privilege”梗在微博生成,但是很快迅速波及到其他平台,比如豆瓣、小红书,因为这两个平台个体网民比较多,也是表发观点门槛比较低的社交平台,因此快速在微博、豆瓣、小红书上面快速形成集体狂欢式创作。

图 5 图源微博 

而且,各个平台在传播这个梗的时候,保真度很高,所有“privilege”的二次创作都保持了在写作规范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因为在互联网的传播时代下,比口头传播或者书面用语转口语传播而言,互联网给了网络流行语载体,使得传播流行语具有很高的忠实性与高保真度,不会在传播中曲解掉本来的含义。 

2、复制性很强,活学活用 

因为网络流行语简单易学,使得网友在参与这项传播行为的时候门槛低,易上手。直接调动起了网民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从而影响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的速度与范围。现在的网民,不单单只是单方面的接收流行语,他们会结合自身特点或者当下热点,用更加丰富、有趣的方式对网络流行语模因进行复制、第二创作。

这使得网络流行语更加接地气,更形式多样。当一种流行语多次重复的出现在网民面前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很快学会,get到它的意思,转变成二次创作者。 

3、使网民迅速找到社会心理与身份认同 

网友在开始创作“privilege”文学的时候,内涵与凡尔赛梗是差不多的。表面将自己的高傲尽数体现,实则也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调侃,来反讽“特权”与“凡尔赛”的生活。 

当网友看到网上如此之大的社会差距时,内心可能会是焦躁不安的,但是当大量的“privilege”文学被创造出来的时候,网友们就会发现,网络上依旧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都面临着升学、买房、工资等等常见的社会问题。这时候,他们便会找到一种社会心理认同,这种认同加剧了网民的从众心理,使得“privilege”文学被更多的创造出来,促进了它的传播。 

四、反映的社会心理与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 

1、社会分层下民众心中的“痛” 

通过 @是空白 a- 的文章和网友们的评论,我们不难看出来社会分层所带来的不同圈层的心理特征。那些自认为有“特权”的人用着华美的修辞话术去美化自身却同时在贬低他人,通过符号的斗争来强调自身阶级的优越性,把自己高高抬起与社会中其他阶层的人形成两元对立的局面。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往往都源自难以弥合的阶层断裂,从而人们感动痛苦与愤怒。也正来源于这一问题往往无法短时间内得到真正有效满意的解决,但阶层却逐渐僵化,改变越来越难。布迪厄在《继承人》中写道:“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 

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更好的教育,从而掌握自己的人生轨迹往成功的方向继续发展。但是他们的成功不能仅仅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还有依靠其社会背景得来的福利。而此时,当有人拿着本不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特权”来彰显优越感时,便会触发基层民众的愤怒。 

2、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积怨心理 

我们看到类似于北大附中这样的学生,他们依托于发达地区,家庭背景优渥,从而一举考上名校或者出国攻读更好的学校。而远在高考大省、偏远地区的学生,埋头苦读数十载,一本上岸依旧很难。这本两个是割裂的两个群体,现实之中不会有太多联系。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之下,可以在一片场域进行对话。基层的学生看到了那些“特权”学生的人生好似“躺赢”般轻松,这对于他们多年的努力与人生理想规划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两个群体付出的努力即使一样,换回来的结果也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这种现实的参照下,对于没有“特权”的学生来说,不公平的感觉便会从心底滋生,从而产生积怨的心理。 

(二)社会影响 

1、网络私人空间逐渐公共化 

网友@是空白 a-本是自发地在微博上随笔写下自己的观点,不到24小时,她已然成为了全网炮轰的对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该属于抒发自我观点的个人网络空间,更多的被迫曝光在了众人凝视的公共空间之中。后来,出于舆论压力,她随后删除了那条长文微博,但为时也晚,早已被广泛传播。在讨论“privilege”的时候,本该各抒己见,但是网友@是空白 a-无疑成为了被炮轰的对象,她的言论也被物化成为一种景观,被迫接收着来自全网的凝视与规训,这就是“共景监狱”。从中可以看到,在后现代语境下,媒介时代的权力技术正在消解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让网络空间下没有隐私可言。 

2、仇视“特权”,却追求“特权”,使得教育不再纯粹 

多数人已然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更多地是把它看做跨越阶级的工具。《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更是让普通人看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会强化“特权”带来的成功,环境给予的成功,降低了努力存在的价值与作用。这样逻辑的背后会让人不断放大客观外在因素,忽略自身内在因素。像最近遭到议论的衡水中学学生张锡峰的言论,“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让人们开始质疑他读书的目的。 

著名的教育学者熊丙奇对此进行批判,他认为,靠渲染对立与差距来激励奋斗,使教育变成了竞争的工具,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对人的发展是有害的。 

日后网民还会像这次《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和“privilege”中展现激烈的言论讨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特权”的作用会再次在他们心中被放大与强化。慢慢地,追求“特权”的人变得越来越多,“特权”思维也变得普遍和单一。当人们去追求特权时,实际上就是在固化社会的鄙视链。一方面,我们抨击特权带来的种种弊端与不公,另一方面,我们还在追求特权的路上奔跑着,最终成为自己与他人压力的来源,被套牢在这个枷锁之中。 

五、建议 

(一)多角度认识世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当下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种人群的看法来决定自己的世界观。

社交平台是年轻人的聚集地,他们正处于一种三观建立的阶段。但是网络是复杂的,有关主流媒体需要对这种三观不正的言论进行反面典型案例报道,让网友们有个正确的价值引导。否则,网络舆论与网友情绪很容易剑走偏锋。

(二)让教育回归正确的价值观念中 

教育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是随着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教育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改变命运这么单一的作用了。现在更需要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媒体在宣传报道时,不应该在把学习好等同于未来发展好,把考上好大学标榜为人生赢家。应该给年轻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多元、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理想看待社会分层造成的人生差距 

网络所展现的东西并非全面真实的,《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后来据网友爆料,主人公已经毕业,并非在校学生,拍摄那天为校园公开日,所以真实性有待考证。由此可见,网络本就是虚拟复杂的。虽然社会确实存在某些“特权”,但是特权越多未必会过得越好。据调查表明,身处高层的人群,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都是十分堪忧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理想,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特权,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变量而已。



责任编辑:新闻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课程思政育人成果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