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云中来

2022-03-02 12:47:17 安徽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党支部 许一凡


锦书云中来

——哲学系学生好书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养成勤读、善读、乐读的好习惯。用文化陶冶性情、用阅读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完善心理品质。哲学系开展了2020年“心相约·云分享·‘疫’成长”心理健康月活动——“锦书云中来”。

看了上一期的好书推荐,同学们有没有收获到什么呢?除了课外好书,如果你还想了解与我们专业想关的书籍的话,那么就请看本期的精彩内容吧~


01


推荐书籍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Roger R. Hock(罗杰 ▪ 霍克)

推荐人朱英格(201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心理学历史上40项经典研究的经典之作,共包括十个心理学专题,每个专题选取了四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推荐理由

1、将心理学的书本知识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40个经典研究,带领读者全面认识心理学,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可读性强。

2、内容全面,受众广泛,既适合心理学的专业学习者,也适用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个人感悟

心难知,但并非不可知。人的心理其实并不神秘,心理学也并非传闻中的玄学,它与知觉、意识、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均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在前人的理论、经验和范式下学习、质疑和改进,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来深化对人类心理的认识,使心理学取得长足的发展。



02



推荐书籍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作者:汉娜·阿伦特 

推荐人丁梦雅(2017级哲学专业)


内容简介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人物。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推荐理由

一、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的恶的概念,对于你我这样的平凡人,具有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警告我们,不要做一个无思的庸人,不要以群体的真理代替个人的真理,以外在的命令代替自己的良心。

二、阿伦特以“无思性”这一导致平庸的恶的根源,告诫我们善恶之间或许有时只是停下来,想一想的距离,有时或许只是那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便足以决定善恶。

三、阿伦特平庸的恶的思想,在当下仍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仍有许多“不思”的梦游者在群体之中游荡,你我甚至有时都会无意中成为这样的不思者,尤其是在极易造成极端情绪、无理智跟风的网络时代。不要做造成雪崩的那每一片雪花,保持独立、坚守个人价值观,这或许很难又或许很简单。



个人感悟

1961年,阿伦特来到耶路撒冷,参与对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并在最后的报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

阿伦特说的“平庸的恶”,就是指普通的人的恶,没有独立意识,不思考,不问为什么,在这种思维的缺失下冷漠、麻木、盲从。这些普通人并不是变态或者暴虐成性之人,相反他们可能是好爸爸、好丈夫、好职员、好邻居,正如性情温和却手段残暴的艾希曼一般。作为他自己时,其本质或许是善良温和的,起码绝非是一个残暴冷血的人,但一旦当他成为狂热群体、乌合之众中的一员时,他就变成了一个“无思”的庸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真理服从于群体的真理,对群体的命令不做任何判断,以外在的命令代替了自己的良心,带着集体的名义理直气壮地行恶。“是纯粹的不假思索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阿伦特写道。“不假思索”便是指一种“无思性”,这是平庸的恶的根源。当上级命令传达下来,下级就没有任何思考或者反抗地去执行。如果有一天有人追究罪责,下级就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这也是艾希曼对自己的辩护“我只不过是高速运转机器上一个微小的齿轮罢了!”

这种理直气壮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谚语云“没有一滴雨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普通人甲,不过是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乙是奉命把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到隔离区的警官;丙则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丁只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他们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而已。那么由谁负责呢?希特勒吗?死去的600多万犹太人,他一天杀死一个,需要几百万年。

对于这种理直气壮的无辜感,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给出了一个学术化的定义,叫做“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当个体处在一个群体中,群体便为自身的恶提供了一个保护伞。个体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这种匿名状态使群体中的个体感到心安,觉得“法不责众”,让个体尽情地宣泄并且能够不负任何责任。因为在这个群体中“我”不再是“我”,“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角色,办事员甲、警官乙、乘务员丙⋯⋯这种彻底的匿名与个体的模糊化,便于利用角色为自身恶行的开脱,从而产生一种理直气壮的无辜感。在这种群体之中,一个个普通的模糊的个体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感与良知逐渐削弱,最终为零。

有一种狗,叫巴甫洛夫的狗。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每次给狗喂食前亮起红灯,响起铃声。经过一段时间后,狗看到红灯和听到铃声,就会自动分泌唾液。一个人不思考,只有条件反射的服从,就会有艾希曼式的平庸之恶。艾希曼就是这样一条巴甫洛夫的狗。而在群体背后从恶的一个个普通人,也不过是这样一条巴普洛夫的狗。

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这句话似乎很简单但又蕴含着很多深意。人之为人,就在于人能用理性为自己立法。而所谓人性觉醒,是从自己隐身的集体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人,而不是躲在群体背后用一张模糊的匿名的面孔去行恶;是从角色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看到雨滴如何汇成洪水,并告诉自己,不要去做这样一滴雨。因此,良知与堕落之间、善于恶之间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停下来、想一想的距离,不过是思考的距离。

陈丹青先生曾说:“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价值观,这在中国非常难”,因为今天仍有许多“不思”的梦游者在群体之中游荡。他们以普通人的面孔,顶着匿名的角色,在恶的链条里,做一个小小的螺丝钉。这种平庸的恶并不仅仅在历史书里有,在我们的身边或许每时每刻就在发生。在电影《盲山》里,就是那些帮着看守被拐卖来的女孩的普普通通的村民;就是山西黑煤窑案件中,那些每天经过内心知晓却不举报的普普通通的路人;在李炳鑫事件中,就是那些不明经过便跟风辱骂的普普通通的网民⋯⋯不思考会导致良知的泯灭,而思考则可以阻止自身的恶行。在今天,你我在善于恶之间,差的不过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而已,不过就是不要去做那造成雪崩的雪花,不要做躲在群体背后行恶的普通人而已。

对于我们所有普通的个体,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继续做一个“无思”的螺丝钉不停的运转,这种选择或许很简单又或许很难。我们离善的距离就是这么一个微小的思考的距离,而社会正需要这样一点点微小的善的积聚,才会积少成多,汇成大善。


两位学姐向同学们推荐了以上两本专业书籍,并总结了自己的感悟。增加对这些书籍的了解后,有没有激发你的阅读欲望呢?多读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也有利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宅家的学习之余,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


排版:许一帆

责编:杨   莹

审核:孟星星



责任编辑:孟星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文化陶冶性情、阅读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完善心理品质。哲学系开展2020年“心相约·云分享·‘疫’成长”心理健康月活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