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初心 | 国贸师生讲百年党史——凤阳阳

2021-09-02 09:56:21 凤阳阳

讲述人

凤阳阳

凤阳阳.jpg


凤阳阳,女,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讲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曾获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

党史讲解

一面红旗背后的故事

这面收藏在广西博物馆内的军旗,是由两块红布拼接而成的,旗帜上的红五角星清晰可见。如今,旗帜上鲜艳的红色已经褪去,仔细看,旗面上还有缝补的痕迹。

这面红军战士握在手中,插在阵地上,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旗帜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这得从决定红军命运的湘江战役讲起。

1934年11月28日上午,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渡江时间,在新圩,一场阻击战打响了。这是一场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血战。红军战士们急行军来到新圩。在强敌虎狼之前,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在新圩阻击战的前线有个小村寨,叫枫树脚村。1934年的秋冬之交,这里除了火红的枫叶,还有血染的战场。

11月28日晚上,枫树脚村村民黄和林听见有“咚咚咚”的敲门声。他翻身起来开门,只见一位脸色苍白,左大腿带着血迹的士兵站在门前。他说自己姓李,是红军。黄和林赶忙把这位受伤的战士请进了门。那时收留红军战士如果被发现,全家人都将面临生命危险,但黄和林还是毅然收留了他。小战士在黄和林家中住了三天,黄和林不仅把自己家仅剩的鸡蛋煮给红军战士吃,还上山采药为小战士疗伤。当地民团曾挨家挨户在村里搜查红军伤员,当搜到黄和林家中时,黄家人不顾民间禁忌,将受伤战士藏在了未出嫁女儿的蚊帐里,躲过了搜查。

枫树脚村外,战斗还在继续。国民党桂军在炮击的同时,出动飞机对红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阵地上,红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猖狂的进攻。战士们为了节省子弹,等敌人只有几十米远时才开火。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三天四夜啊,三个团又一个营的战士,与国民党桂军7个团僵持在新圩。

1934年11月30日下午,红军中央纵队过江的消息传来。参与新圩阻击战的部队完成了任务,陆续撤离阵地。枫树脚村这边,黄和林家中这位伤还没有好利索的红军战士也要启程去追大部队了。临走时,他把一面军旗留给了黄和林一家,也留下“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的嘱托。

许多年过去了,那位姓李的红军战士没有如约归来。为保护好这面红旗,黄和林专门做了一个小木箱,并把红旗用棉花布仔仔细细的包裹了好几层后,藏在了家中隐秘处,从此这面红旗就成了老人最珍视的宝物”。在黄和林去世前,老人将红旗交给儿子黄荣青和孙子黄光文,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保存。

当年,黄家人打破了诸多家族的禁忌,把红旗藏在老人的棺材里,甚至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查时,将红旗绑在了年仅8岁的黄家小童身上。我们能够想象,战乱的年代,偷偷藏着这样一面红旗,要经历多少个日夜的提心吊胆。解放后,黄家后人辗转将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了广西博物馆珍藏。

为什么黄家人不顾危险千方百计一代又一代守护了这面红旗?直到看到电影《决胜时刻》中大部队强渡长江后,田二桥凭着毅力拼尽最后一口气在岸边插上红旗的那一刻终于明白了,红旗不光象征着胜利,更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信仰和尊严!或许当时的老百姓还不能理解什么是革命,但是他们知道谁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谁是为了人民舍生忘死的人。所以一个承诺老百姓愿意用一生来坚守——那就是人民的幸福你们为我们争取,你们的信仰就交由我们来守护

责任编辑:赵秋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学党史 悟初心 | 国贸师生讲百年党史”系列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师党员凤阳阳为大家讲述了“一面红旗背后的故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