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工作资源库
首页 | 资源服务平台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案例 | 三全育人 | 华中科技大学:全力打造“五融合五型”社区,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

华中科技大学:全力打造“五融合五型”社区,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12-29 16:45:53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五融合五型”社区建设,即坚持党旗领航,将思想教育与学生发展相融合;注重统筹协调,将教育教学与学生工作相融合;践行一线规则,将社区管理与书院建设相融合;关注健康成才,将线上大数据精准关怀与线下环境文化浸润相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融合,落实“五育并举”,努力建设先锋型、学习型、平安型、美丽型、活力型社区,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一、践行一线规则,凝聚育人合力

实施校领导深入基层“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校领导定点联系1个班级、走访1次宿舍、开展1次谈心、关注1名毕业生、结对1名学生。通过“五个一”工程,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带动机关干部、专业教师等1200余人走进社区、走进学生,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校选优配齐思政育人工作队伍,要求辅导员驻楼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在社区值班办公,落实“一线测评”工作要求,成为学生第一时间想得到、见得着、靠得住的引路人。聘任1132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覆盖全体本科生班级,针对性开展思想引领和分类指导;聘任一批企业负责人和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兼职辅导员”。健全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建设社区咨询室,聘任15名专业心理教师常态化走进学生。在社区引入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科技文艺等专业力量,建立咨询室、学业多功能室、艺术排练厅等多功能室,实现思想引领、学业发展、安全教育、文化浸润、生活服务5大育人功能,构建 “全场域”“全天候”“全覆盖”育人模式。

二、坚持五育并举,集成育人功能

以“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为统揽,学校一是将党建思政工作搬到一线,建设“先锋社区”。通过在社区建设党员活动中心、在宿舍里建设党员活动室,为每间寝室订阅党报,组织“党员进寝室”等活动,做到“学生在哪里,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党的教育”。二是学业支持队伍进到一线,建设“学习社区”。建设370平米多功能室、宿舍学业发展工作室,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优秀学子三支学业导师队伍常驻社区,累计举办“学业提升营”“明星学子面对面”“小伙伴计划”500余期,覆盖学生2.5万余人次。三是健康安全教育引到一线,建设“平安社区”。建设VR体验沉浸式安全学习基地,建设“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安全员体系,聘请7000多名学生安全员,覆盖全部本科生班级寝室,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模式。四是浓郁校园文化浸润到一线,建设“美丽社区”。举办“寝室美化大赛”、“标兵寝室评选”,推出社区晚会、文化沙龙等,打造丰富多彩的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平台。五是科研创新实践带到一线,建设“活力社区”。联通育人、科研、转化平台构建双创资源集聚网络,建设包括学生社区在内的5千余平米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创新赛中获全国奖项46项,最高奖项数和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名片”愈发闪亮。

三、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学生成长

在学生社区建设中,搭建学生成长数据平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记录和科学评价。德育评价注重夯实理想信念根基。考察班级同学在社区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情况。将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党员先锋服务队、党员进寝室、党员1+1帮扶等社区党群互动情况记录在册,作为评选先锋党员、先锋党支部的重要定量指标。智育评价突出营造严谨求实学风。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小伙伴计划”“明星学子面对面”等社区学业发展支持类品牌活动,学生参与授课、开展朋辈帮扶情况计入志愿服务工时。评选校级优良学风班时,将开展社区学业发展支持类工作作为重要参考。体育评价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开发“华中大体育”APP软件,将学生走出寝室走进操场参与课外锻炼时长纳入体育课总成绩,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美育评价着力提高审美人文素养。每学期开展优秀寝室、标兵寝室评选,将学生参与社区文化节情况纳入考察,同时实施安全卫生检查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制,在比学赶帮超中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劳育评价聚焦理论联系实践成果。制定《华中科技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讲座,在社区设立劳动周、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组织志愿服务劳动,将学生参与社区劳动教育情况计入必修课学分,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下一步,华中科技大学将进一步围绕“三全育人”,继续探索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培养人才的园地、管理服务学生的基地、校园文化的产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阵地。


责任编辑:杨雯晨
©2022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