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心理育人 | 西安交通大学:五位一体,精准聚焦,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筑牢...

西安交通大学:五位一体,精准聚焦,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24-09-12 11:32:30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目标引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坚持培根铸魂与启智润心相融合,精准聚焦,开拓创新,努力回应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代之问、发展之切和学生之需,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贯通、全覆盖、全景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用最温暖的关爱、最迅速的反应、最全面的保障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线。

构筑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体系

筑基强师重源头

一是联合社区内外。推动教育教学资源进社区,以“混合式教学”“浸润式体验”等方式打通第一、第二课堂教学。专职心理教师与社区结成对应关系,采用网络学习、课堂授课、心理剧展演等形式,协同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根植学生社区开展分众化、强互动、重体验的心理类综合能力提升课程。

二是联动线上线下。推出“与你交心”系列心理微课,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话题展开讨论,纳入学校智慧教育网络平台。将生命教育、成长适应的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开学前必修课,在新生报到前开展“应知应会”线上学习考核,前置心理自助、求助教育。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获评全国心理委员工作示范单位、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并入选首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三是联接理论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由心理中心牵头,联合校内外专家,形成矩阵式研究团队,通过对危机个案的复盘回溯、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深度访谈、对全体学生的问卷调研,梳理总结出11类重点学生的识别特征,并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组建全天候的咨询服务队伍

专兼协同聚合力

一是凝聚共识,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成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统筹开展全校安全稳定相关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防范干预等问题,研判个案、研讨举措。

二是部门协同,持续下沉资源服务。践行“一线规则”,推动“教书育人、机关服务、后勤保障”三支队伍下沉社区,明确职责分工,全员入驻、全时保障、定时研判。牵头建立“医校结合”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20余所三甲医院、省内高校深度协作,在三校区校医院开设睡眠门诊,聘请精神科专家到校坐诊、开展危机评估,畅通危机学生医疗转介绿色通道。

三是积极赋能,持续提升队伍技能。充分调研不同心理育人队伍的培训需求,统筹设计,精心规划,形成如心理教师技能提升培训、学工队伍心灵成长计划、机关队伍心理育人行动、朋辈学生心智成熟之旅和后保队伍知心暖心工程等定制式、菜单式、强体验、多互动的培训体系,不仅侧重提升心理育人队伍的工作技能,更注重个体的压力疏解和情绪管理,培育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实现与学生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打通育心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设立全贯通的预防干预模式

多措并举防未然

一是构建全员联动的专班帮扶危机干预机制。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困难学生分级预警帮扶实施方案》,设置三级关注等级并明确帮扶细则,对心理问题学生建立“一人一档”,设立“一人一专班”,纳入心理、医疗、学工、教学、后勤、保卫、朋辈、家长等帮扶力量,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计划,因需而入、动态进出。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建立复学复核制度,协同开展因心理问题休学学生复学前的心理状态评估,形成帮扶闭环。

二是构筑“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数字平台。通过数字迎新系统采集新生入校前的心理数据,筛选识别潜在困难学生,实现新生心理评估和危机筛查前置。通过心理关爱帮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与服务系统,对47类、11个部门超6亿条数据进行精准识别和分析,筛查、发现、锚定重点关注学生。上线咨询预约、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危机预警等一体化心理服务功能,实现学生“菜单式”一键预约。每年提供上万人次的心理咨询,同时结合入校、考研、保研、就业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普测。

三是构建“1+N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楼层为单位,将宿舍纳入网格管理,打造“学校心理中心—社区二级心理站—社区楼层—社区宿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通畅的工作链条,提升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响应干预的效能。夯实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党委—书院党总支—师生联合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学生课外时间和生活空间延伸,打造心理服务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的“心理社区”。

打造全覆盖的实践活动阵地

校院联动显实效

一是强调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特色。由心理中心牵头,各学生社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暖阳行动”心理育人季,举办心理育人IP形象大赛、心理嘉年华、心灵苗圃等11类、22项分众化心理育人活动,基本覆盖全体学生。

二是强化五育并举推进心理健康。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区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实践活动相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党建”“心理健康教育+团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的“滴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沉浸式”心理健康实践体验。

三是强化学生参与提升工作实效。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社团和社区心理组织在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心理文化营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落实朋辈心理队伍的规范管理建设,形成校心理协会、学院班级心理委员、社区二级站心理志愿者和宿舍长四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队伍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政策激励、榜样引领等手段,组织凝聚团结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学校心理剧活动共荣获全国和省级荣誉7次。

搭设全景式的平台保障载体

提质增效强动力

一是优化升级,构筑全景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空间。精准匹配学生发展需求,对三个校区已有的学生心理服务场地和12个社区二级心理站进行设施和功能的优化升级,学校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近2000平方米,覆盖三校区,全部位于学生生活圈内。学校心理育人建设投入超过500万元,打造具备心理咨询、减压放松、团体辅导、督导培训、心理测评等功能的学生社区心理服务功能区,每年可供5万人次使用。在学生社区创建“心世界”“明德暖心”等5个辅导员心理工作室,探索新时代学生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二是打造特色,推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和文化标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社区空间,凝练社区特色、引领价值方向、繁荣社区文化,深入推进“一院一品”建设,打造不同社区的心理文化识别系统,在社区庭院、走廊、楼道进行展示,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图书角、宣传栏,形成以“塑心、育行、绘象、造境”为中心的全景式社区文化育心格局。

三是优化迭代,加快心理健康管理动态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对新生入校前的问卷调查、入校后的心理测评和定期心理筛查、心理咨询预约记录、心理活动参与记录等心理信息的采集,结合学生就读期间的在校活动轨迹、消费门禁记录、考勤成绩数据对比分析,生成学生就读期间的心理健康成长报告。根据辅导员等育人主体针对心理困难学生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回溯研究成果为指导,优化迭代“分类评测—多维排序—结果融合”的学生个体、群体画像模型。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