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实践育人 | 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一体化”构建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一体化”构建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24-12-02 13:46:26

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立足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伟大实践,面向国家航空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资源,全力打造基于“小我融入大我”逻辑的多元化、立体化实践育人格局,为创新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提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构建知信行一体化的生动鲜活“大课堂”

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部署,精准牢固锚定人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将日常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行业认知深度融合,树立“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理念,推动学生积极走向国家重大战略装备研发生产一线,为国铸就重器利剑。

打造面向产业、面向实践的课程思政体系。设立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机制,孵化一批示范课程及教材教具,逐步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广到全部专业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专业研讨、工作坊等途径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通过课堂主讲、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课程思政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中。融汇现代教学手段,构建“实验、实训、仿真”一体化的现场情景式实践教学体系,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一线任课教师立足航空航天学科特色,挖掘行业情怀和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的。

打造科教融合、实践牵引的能力培养体系。深化以研促学、以研促教,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以科研育人推动课堂教学的边界拓展、内涵发展,注重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研究计划、导师沙龙等项目,快速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行校企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研一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研二赴联合培养企业开展项目实践,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出题,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

由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小卫星成功发射


打造文化涵养、氛围熏陶的兴趣养成体系。多措并举推进航空航天文化氛围建设,以“启航” “领航” “远航”教育为引领,全过程贯穿专业兴趣培养、责任使命夯实。结合中国航天日、国际宇航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从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环节入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博士生推荐至“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科学家故事和光荣的爱国荣校传统,不断总结提炼学校中的科学家精神,并依托“大思政课”的广阔天地,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走进大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推动科学家精神实现由校内向校外、灌输向思辨、平面事迹解读向创新前沿阵地的叠加转化。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协同育人“大师资”

按照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的要求,充分发挥学院上下、校园内外各育人主体职能,将课堂上的优秀师资拓展至课外,将企业里的拔尖骨干引进到课堂,实现育才能力与育德能力的融合,着力打造能带领学生奔赴战略一线,让学生真心喜爱的“大师资”共同体。形成战略科学家、型号总师、技术骨干走进学生群体的常态化模式,与学校专任教师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

健全院校内外、全员参与的组织体制。以制度化的三全育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关注实践育人工作的进展与困难,聚焦实践活动中的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价值引领的有效措施等方面问题,为空天训练营、导师沙龙、远航教育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对育人主体制定成果考核和评价体系,确定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指标,出台明确的奖惩办法。依据行业对人才的评价反馈与现实需求,针对性地确定多专业共同支撑的课程群,邀请领军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实施—双创能力培养—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


图片

型号总师、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


健全深度耦合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以校企联合研发平台为载体,联合商飞共编教材、联合授课,实施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基于校企基地、研究中心及联合实验室开设校企联培课程,加强民机工程问题与科研方向的衔接,发挥企业名师的示范效应和专业优势。加快与军工单位对接,合作成立校企科创工作室,举行校企科创竞赛,将军工文化贯穿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育学生工程素养,开辟军工文化涵育学生工匠精神育人新路径。定期走访中西部重点单位,利用中西部独特的育人资源打造思政大课堂,引导学生在鲜活生动、深度沉浸的思政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健全朋辈榜样促成长的宣传推广机制。院校两级融媒体平台和校外媒体定期对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成效和特色活动进行报道,与校内外官方媒体保持密切联动、定点推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传播模式,构建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宣传矩阵,实践体系的社会知名度逐步提高,在校内外取得了广泛影响。以校友为纽带,落实校友导师领航活动,讲述优秀校友成长的典型故事,带动更多毕业生在空天事业舞台上成长起飞,将校友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有效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优势。


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共建共享“大平台”

深化定向结对互动,加强与装备研制企业、装备列装部队、产业聚集的地方政府等有关单位结对子,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深度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围绕校企、军校、校地合作,探索联合实践课程开发、联合实践活动策划、联合项目申报、联合跟踪育人效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的全过程全链条共建共享。依托有组织科研,开展攻关“手拉手”“跨学科”结对研修等“实践+”拓展活动,建设好“大平台”实践育人基地,有效提升实践育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说服力,达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目的。

搭建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专业志趣的新生行业实践平台。组织新生赴大型客机C919装配车间、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等行业第一现场参访实践,在飞机设计研究院开展沉浸式“新生第一课”,深刻体验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部署,为新生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确立行业报国情怀,促使新生树立在伟大的事业中、广阔的平台上奋力前进的初心理想。


图片
本科新生赴C919装配车间参访实践


搭建打牢学识基础、浸润隐性教育的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在培养全过程贯穿思政教育,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讲好空天故事,培育一批形成良好育人效应的示范课程;组织校外辅导员、企业导师等专家团队打造“航空航天前沿技术系列讲座”,邀请型号总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开设校企联合课程,依托型号案例开展现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就业观,对空天行业是个人价值和祖国发展相结合的理想途径产生认同。

搭建体察社情民意、践行社会责任的课外社会实践平台。注重发挥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能,深化定向结对互动,组织学生赴地方调研实践,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应用,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中,广泛动员专业教师参与本科生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赛事指导,将正确的价值追求与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在科创活动中带给学生。

搭建深度对接行业、确保就业质量的长周期实习实践平台。与中国商飞公司共同开设“商飞班”,联合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联合开设“莫航班”,在招生上直接服务于型号,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就业实习、论文撰写等过程中的校企双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联合带教,将培养端和就业端紧密耦合,并为研究生长周期实习实践专门设置学分要求,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工程思维体系。


图片
在中国商飞建立长周期实习基地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