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理论武装 | 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理论武装国际传播人才示范课——积极推进《...

四川外国语大学:打造理论武装国际传播人才示范课——积极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 发布时间:2024-12-02 13:48: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以下简称“三进”),是建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有力抓手。四川外国语大学聚焦时代新人群体特点,坚持多主体参与、多层次构成、多渠道协同,增强“三进”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做到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


把握“时”与“势”

系统布局构建模式

变局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强起来的中国,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也就需要一大批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高素质跨文化传播人才。把握新时代新趋势,学校厘清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地位作用和结构类型,探索新模式、打造新基建,构建“1335全覆盖全链条”实施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交流才能的卓越涉外人才。瞄准1个总体目标,覆盖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3种学生类别,坚持3种“能力导向”,转入听说读写译5类课程全覆盖,打通“专业—课程—师资—教材—实践”人才培养5个环节全链条,构建同心同向、环环相扣、相互支撑的育人格局。
图片
构建“1335全覆盖全链条”实施模式


总揽“纲”与“目”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

“纲”即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精准对接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使命;“目”即重塑外语人才培养范式,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着眼人才培养“纲”“目”的辩证统一,让“三进”成为引领外语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学校深入挖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理论“沃土”、思想“富矿”、知识“宝典”,打破学科、专业、师资等“壁垒”,聚焦“机制、教师、教材、课程、教法”等着力点,凝聚起“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一是以机制为要、教师为魂。共绘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协同配合的育人“同心圆”,形成将“三进”教学嵌入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资料和考核评价,融入外语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有效机制。加强教师“三进”教学专项培训、集体研修和团队建设,推动外语教师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奉献祖国引路人的关键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三进’教师团队”获评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图片
统筹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


二是以课程为基、教材为本。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这一系列主要内容以专题嵌入等形式贯穿课程教学,构建以高水平教材为核心的外语教育资源库,建立起听说读写译等“全链条”课程集群,着力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获批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11个。“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理解当代中国意大利语系列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虚拟教研室”获市级虚拟教研室试点。

三是以教法为径。探索育德与育才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外语教学与中文教学相统一的教法创新,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搭建实践教学新平台,深耕网络教学新模式,在“大思政课”视阈下不断开拓以“三进”教学引领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打好铸魂育人“主动仗”的新境界。学校申报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教学引领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进课堂为主要抓手,打造外语类院校特色课程思政”获批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统筹“道”与“术”

授道传术有机结合

外语教学长期依赖国外教材,对世情了解多、对国情知之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蕴藏着当代中国发展密码和解决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是培养高素质跨文化传播人才最好的智慧滋养。学校抓“三进”工作注重自觉引导学生用中国视角看中国观世界,既重视传授专业外语知识之“术”,更讲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蕴含的理论、理念之“道”,实现新时代外语教学模式重大转变,让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与卓有成效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入“道”。学校依据教学内容,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专题等方式嵌入教学过程,有效破解困扰外语学科融入哪些思政元素的难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在“三进”课程中,普遍经历“打湿—浸润—升华”过程,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二是实现教学内容由“是什么”向“为什么”拓展,引导学生悟“道”。教学内容不囿于专业教材,教学方式不是单向输入,而是结合国内外热点话题,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找选题,不仅“讲知识”,更重视“悟原理”,使同学们了解历史和国情,站稳中国立场,提升思辨能力。

三是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进行话语转化,引导学生弘“道”。学校多语种青年志愿服务队为上合数字经济论坛、智博会、大运会等提供专业、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已成为重庆市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2020级学生王文琪在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为中国救援队当翻译的先进事迹被媒体突出报道。同学们积极参加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从全国729所院校近400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冠军、季军。
图片
多语种青年志愿服务队成为重庆市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实现“知”与“行”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和新时代中国故事,是外语高校使命所在。学校在“三进”工作中,为师生积极搭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传播平台,构筑中外人文交流的宽广大道。

一是线上线下贯通。学校先后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验室、重庆对外宣传研究中心,并与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共建重庆国际传播学院。2022年5月上线涵盖22个外语语种的门户网站,系重庆乃至西部地区语种数量最多的外文门户网站集群,助力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服务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学校还举办“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中泰、中非留学生对话论坛等影响广泛的国际化人文交流活动。

二是“我们想讲”与“受众愿听”统一。学校注重理论研究先行,“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获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有20余项国际传播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立项。创新布局国际影视产业学院暨西部影视译制中心,与拉美11个国家电视台签订供给协议,译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专题片及10多部影视作品,在拉美广泛播出。

三是“自己讲”和“别人讲”兼顾。外国师生是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使者”,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国际学生刘简获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大赛国际组学生一等奖,留学生罗曼作品获得“我眼中的中国”全球短视频征集大赛最高奖,阿语教授吴昊和外教王鹰编写的《中国城市故事丛书——雾都重庆》为国内首部同题材作品,外教莱沙·哈利勒在《光明日报》发文《中国支持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发展》,外教赛勒玛获“全国十大外教”“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中外学生组队的国际传播项目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留学生双创大赛冠军。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