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保卫三十年 | 理论成果 |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作者:北京建筑大学 秦立富 张永亮 张强 发布时间:2023-05-15 16:21:01

一、“平安校园”的概述

创建“平安校园”,是新形势下高校推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创建“平安校园”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提升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实效,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夯实稳固基础。

(一)基本内涵

“平安”二字由来已久,含义丰富。《辞海》中将其注解为“安好”,最早见于《小雅·常棣》中:“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多有平稳和安宁之意。鉴于此,“平安校园”作为一种政策性提法,前身为“安全文明”校园,多指校园稳定、有序、和谐的运行状态。创建“平安校园”即为在政府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协作和学校自身主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创立并保持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运行状态。基于此,“平安校园”应当至少包含安全、稳定、有序、文明、和谐在内的五个主要的特征性指标。

(二)建设历程

教育部和公安部两部委多次就“平安校园”建设事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2004年5月,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和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专项活动,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可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创建标准或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各省市先后制定了“平安校园”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并予以颁布和施行。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教工委、公安局等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意见》,并颁布《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基本标准》,至此,“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首都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十八大以来,随着“平安中国”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深化发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势在必行。

(三)工作内容

自2004年“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平安校园”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内容基本固化,以北京市属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为例,主要包括:第一,组织领导。主要包括党委重视和督查考核两部分,具体指党委对安全稳定的重视程度、工作计划、工作部署、督导检查等。第二,意识形态维稳。主要包括加强阵地管理、思想动态管理、重点师生教育转化、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维护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节点等。第三,校园安全管理防范。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技防建设、网络安全、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应急处置等。第四,反恐防暴。主要包括加强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和防范暴恐袭击。第五,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主要包括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接诉即办工作等。第六,专项工作推进,比如疫情防控维稳工作、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第七,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保密工作、法治工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第八,特色创新。主要包括工作措施、工作表彰、工作经验、工作调研等。

从北京市属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来看,其追求的目标是高校人、事、物、环境等关键要素不受外界侵害、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安全教育作为“平安校园”创建基础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积极开展治安、消防和交通等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活动。在“平安校园”现有创建标准下,部分高校安全管理者对高校安全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安全教育理念滞后、安全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标准的需要,因此,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二、北京建筑大学创新安全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一贯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紧扣时代特征和师生自身特点,依托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及智能化教学平台,结合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5+4+3”(即五个体系、四个到位、三个覆盖)安全教育模式,开拓了师生员工学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安全教育新局面,极大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了防范和化解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巩固了平安校园的建设成果,安全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在2018至2020年间,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平安校园”建设优秀等级称号,在北京高校平安校园创建评比中名列前茅,具有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一)构建五大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内涵设计

1.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北京建筑大学注重顶层设计,强调责任落实。学校成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安全稳定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任组员,便于统一指导、整体谋划。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学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年度安全教育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安全教育效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安全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处长兼任。在组织领导层面真正做到学校党委重视和督查考核落地落实。

2.高校安全教育外联体系。高校的安全稳定既与内部环境有关,也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必须打造校内校外双层安全屏障,确保安全教育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发展的需要。北京建筑大学全面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各项政策法规,主动接受各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评估,与属地公安、消防、教育、工商、团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了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及时通报和交流安全教育情况。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在首都高校秋季开学工作会上作为唯一市属高校代表汇报和介绍本校疫情防控和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工作等情况;应邀参加北京市内保局、北京市安防协会高校安防专题会并做专题发言;组织开展北京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积极探讨破局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召开大兴区高校防范电信诈骗暨安全稳定工作座谈会,分管安全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应邀出席并作经验介绍专门发言;同时与两校区所在社区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高校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

3.高校安全教育师资体系。历史和实践证明,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高低,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建筑大学内培外引,双管齐下,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渠道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教育人才体系。一方面,把安全教育纳入全体在职教师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全过程,从各教学学院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和教学能力较强的专任教师担任安全教育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校级领导、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保卫处干部带头走进课堂讲授安全教育课。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校外安全教育师资力量,从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心理咨询等职能部门选聘专门人才参与安全教育教学,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学校自2017年持续邀请北京市公安局校园安全宣讲团成员到校开展宣讲;与西城区和大兴区消防支队共同开展学生宿舍消防应急演练;2020年开学季,邀请北京市公安局反诈民警,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丰台区应急管理局、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专家和学者到校讲授安全教育课程,极大充实了安全教育队伍。

4.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专业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安全教育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完善的课程体系则是高校安全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在课程设置方面,北京建筑大学构建安全教育课程“双修”体系,即必修类课程与选修类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主要是《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课程,课程以移动端微课为主要表现形式,采用动画、游戏交互、图文、视频、案例讲解等多种媒体表现方式,微课内容短小精悍,逻辑性强,微课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反恐安全教育、恋爱心理、人际交往安全、心理健康、运动安全、身体健康、预安全病、传染病防治、外出及旅游安全、回家及返校安全、防范诈骗、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急救知识、实习与社会实践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内容,广受学生喜爱。选修课程主要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军理课等既有安全教育内容的传统课程,还包括特殊时间节点的安全教育讲座、各类安全演练以及体验式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借助“平安北建大”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安全教育内容,提升安全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全方位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5.高校安全教育监督体系。“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安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在管理体系、外联体系、师资体系和课程体系健全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完备的安全教育监督体系。北京建筑大学根据安全教育职责划分,构建了校级、安全主责部门和学院安全教育三级监督体系,一是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二级单位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落实安全教育制度;二是保卫部(处)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执行部门,是安全教育监管的主责部门,组织实施年度的安全教育计划,检查督促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落实;三是各学院定期监督本学院安全教育工作情况,把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和师生员工的考核评价有效结合,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事实证明,这是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措施,也是学校实现“平安校园”三连冠的重要法宝。

(二)落实四个到位,保障安全教育高效实施

1.安全教育制度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的指导。为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和正规化,北京建筑大学先后制定了《北京建筑大学安全教育制度》《北京建筑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的实施办法》《北京建筑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北京建筑大学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北京建筑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中共北京建筑大学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北京建筑大学“平安学院”建设实施办法》等关于安全教育的规章制度30余项,通过与各二级单位签署年度安全稳定工作任务书,层层夯实安全责任,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并在日常安全教育中加强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确保文件规定落地落实,同时并根据校园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实安全教育制度,使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安全教育人员到位。北京建筑大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就专职安全教育人员而言,学校保卫部(处)共有在编人员10人,劳务派遣人员5人,年龄20-30岁4人,30-40岁8人,40岁及以上3人;拥有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消防专业4人、公安专业2人、其他专业9人,专职安全教育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较为合理,进一步增强了专职安全教育队伍力量,提升了安全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除专职安全教育队伍以外,还有一大批兼职安全教育人员,包括学管干部、辅导员50余名,宿管人员30余名,各类具有安全教育性质的校内社团和组织6个共计500余人。专兼职安全教育队伍的不断量化和优化,为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打下了坚实基础。

3.安全教育宣传到位。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是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基础性工作。为营造人人知安全、人人会安全的浓厚氛围,北京建筑大学高度重视安全宣教工作,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基础,坚持消防、交通和人身等体验式安全教育常态化,每年上半年依托“安全生产月”(即6月,也称“平安校园活动月”),下半年依托“全国消防安全月”(11月)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开展体验式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消防安全演练、橱窗展板宣传、安全知识有奖竞答、官微推送等宣传教育活动。持续邀请北京市公安局校园安全宣讲团成员定期到校开展安全宣讲,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向全体师生展示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进一步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国家大政方针为契机,深入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例,学校各二级单位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师生观看扫黑除恶专题片,创设校园安全环境。除此之外,学校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效果。通过“平安北建大”微信公众号专题推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消防安全月、全民交通安全日及扫黑除恶专项活动、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禁毒等内容,深入开展案例宣传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技能。

4.安全教育经费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安全教育制度再完善,经费不到位都是一纸空谈。北京建筑大学学校先后申报涵盖人脸识别闸机、机动车超速抓拍、技防平台建设、校内监控完善等内容为一体的技防专项近2000万元,部分专项已建设完成,其他专项正在推进。截至目前,学校“平安校园”管理服务中心接入视频监控3000余个,已实现重点要害部位和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和地理信息标注率100%。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消防专项经费100余万元,升级改造校园消防系统和维保各类消防设备设施,使消防标识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就保卫经费单列预算来看,学校每年投入20余万元作为日常安全教育经费。此外,学校还为每名保卫干部购买了人身保险,并按照每月22天,30元/天/人的标准发放保卫干部特殊津贴,极大提升了专职安全教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安全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经济基础。

(三)聚焦三全模式,助力安全教育提质增效

1.构建安全教育全员化模式。一是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促进施教主体全员化。学校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保卫部下设机构,专门设立安全教育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将《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同时,建立并形成学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学院安全教育专职副书记、保卫部安全教育专职人员、辅导员、宿管人员及兼职安全员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教育施教主体全员化。二是搭建线上线下安全教育教育平台,促进受教主体全员化。一方面,依托安全微课线上平台,分类前置安全微课实现新生全覆盖,同时,结合学校师生安全教育现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加强与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事件分析和“平安北建大”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撰写,切实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将安全教育纳入线下课堂教育中去,包括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依托校外专门安全教育机构优势资源,合作开展师生员工治安、消防、交通等专项安全教育。三是统筹特殊时间节点和重要区域,实现安全教育以点带面全员化。一方面,着重关注特殊时间节点的安全教育,在新生入学期间,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宣传日,有关安全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对隐患风险较大的区域,比如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等进行专项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员工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开展活动。

2.构建安全教育全覆盖模式。北京建筑大学立足专业属性和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形成了“互联网+”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就覆盖范围而言,由原来的本科新生拓展到全体新生,包括新入学的研究生,扩大安全教育对象范围,使安全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就课程内容而言,在现有基础上充实有关消防、禁毒、交通安全等内容,特别是增加防范电信诈骗、生物安全等最新案例,同时重点为研究生提供实验室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化、层次化、科学化;就安全教育形式而言,从过去依靠线上教育为主转变为线上授课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增加特殊时间节点线下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增强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操性。就安全教育实效而言,在现有沉浸式体验安全教育的前提下,增加安全场馆线下培训和安全活动基地内容学习,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的基地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安全教育内容、方式和评价实现全覆盖。

3.构建安全教育全方位模式。一是抓好安全教育主渠道,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北京建筑大学自2018年起选用安全微课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体验效果良好。安全微课网络学习平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由知名安全专家编纂,范围包括大学校园安全、国家安全、工作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日常生活安全、心理安全、诚信与法律七大板块740门微课,满足1学分16学时要求。新生通过手机微信关注“平安北建大”微信公众号,进入“安全教育”模块,完成入学前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消防、防范诈骗、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安全素质等内容。同时邀请北京市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心理咨询部门等专业人士担任安全教育专题讲师,加强师生员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切实解决安全教育盲目性、随机性和零散性等问题。二是筑牢安全教育主阵地,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安全教育、日常班会、师生交流会议、党组织会议等板块中设立安全教育环节;同时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安全知识手册》等教材,确保师生员工人手一份。三是分层分级激发安全教育主体性,促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学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安全教育效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由保卫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依托“安全生产月”和“消防安全月”每学期开展一次体验式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竞赛、每月通报一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线上安全宣传活动,真正使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韩叶秀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创建“平安校园”,是新形势下高校推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创建“平安校园”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提升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实效,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夯实稳固基础。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