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工匠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

发布时间:2023-02-06 09:21:53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

“像火箭一样燃烧自己,靠的是匠心,成的是工匠。”9月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大国工匠高凤林在首届大国工匠论坛现场访谈中表示,打造人才高地,也要打造奉献高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首席技能专家。从事航天特种熔融焊接40多年,高凤林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发动机,攻克了航天焊接难题200多项。

2006年,由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低温超导磁铁的制造陷入了困境。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找到了高凤林,请他助一臂之力。经过现场调研后,高凤林创新设计方案,顺利通过评审,制造难题迎刃而解。

高凤林在国际上打出了“中国焊将”之名。声名远扬后,有外企开出八倍于其工资的高薪、承诺解决住房问题“挖”高凤林跳槽。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的国家,因为我的努力而强大,这才是我的骄傲。”高凤林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础弱、技术门槛高的情况下启动,仅用20多年就敲开了建设空间站大门,这是一个奇迹,造就奇迹的正是无数航天领域工匠的奉献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技能,还需要他们愿意贡献、善于贡献,这就是‘匠心’。”高凤林认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实、走深、走心,为工匠量身定制晋升及薪酬、奖励政策,才能引领全社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氛围。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