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枫桥经验成果展示专题 | 延伸阅读 | 学术圆桌 |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学术圆桌 |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来源:文汇报 作者:任思蕴 发布时间:2023-10-31 15:52:58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上世纪60年代由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和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

9月20日下午,正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枫桥镇,在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时再次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本报特约三位专家进行研讨交流。

f9b475c3ae0a444eb313cdeb99c6fade

1963年11月20日,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a792b4b01dee4cfbb7eb6deb021b486f

关于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主持人:任思蕴 本报记者

嘉 宾:金伯中 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

王炳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任勇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主持人:自上世纪60年代“枫桥经验”产生以来,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请介绍一下“枫桥经验”的形成、发展,及其具体内涵的“变”与“不变”。

金伯中:上世纪60年代初,在党的领导下,枫桥干部群众通过说理斗争,把大多数“四类分子”教育改造成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新人,创造了“捕人少,治安好,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枫桥经验”顺应新形势,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期“枫桥经验”。这一时期的矛盾主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

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上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这一时期的“枫桥经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如何理解新时代“矛盾不上交”的内涵?“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初心和本义,就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矛盾不上交”运用矛盾规律和法则化解矛盾。教育改造“四类分子”时,运用矛盾可转化原理,把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立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团结。进入新时代,“矛盾不上交”意味着依靠群众就地预防化解矛盾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矛盾风险无处不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仍要坚持“矛盾不上交”,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平安不出事”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建设的总要求。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把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强调把“枫桥经验”贯穿于“平安浙江”建设始终;并反复强调“做到不出事、少出事、不出大事”。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就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从“平安枫桥”到“平安浙江”再到“平安中国”,平安建设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其重要保障。

“服务不缺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特征,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经验。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服务群众是社会治理最好的办法。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矛调中心调研时指出,“解决问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服务不缺位”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把金钥匙。党和政府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才能发自内心拥护、支持和信赖我们党和政府,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党群政群干群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平安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综观“枫桥经验”的发展,始终不变的,一是“矛盾不上交”的追求,二是“依靠群众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中国之治意味着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方能国泰民安;“服务不缺位”,方能政通人和。

a7788a0cad9447ba969f2fe9a72653f4

枫桥派出所民警走访群众。图片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王炳权:“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一路走来,党和人民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深化。“枫桥经验”是党依靠人民、推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生动写照。“枫桥经验”在60年发展历程中,超越了地域性、特殊性,具有了普遍性、一般性的意义,生动诠释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枫桥经验”之所以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在枫桥实践中开花结果。这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密码。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转移,“枫桥经验”始终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得到深刻彰显,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图景。

任勇: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枫桥经验”,此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改革开放前侧重于社会治安领域,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则侧重于维护社会稳定领域。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党领导人民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枫桥经验”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成为两大奇迹得以实现的重要治理经验之一。

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表现为: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的成果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与柔性、治身与治心、人力与科技相统一。其适用范围逐步从农村拓展到城市、社区、网络等不同空间场域,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成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最重要的治理经验之一。

“枫桥经验”历经时代变迁,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内生性经验之一,在当前基层治理中仍不可缺少,关键就在于它紧紧围绕基层基础这一根本展开,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最大程度地把矛盾风险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降低基层社会治理成本,避免矛盾外溢扩散,极大提升治理效能。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指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何重要意义?

王炳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二十大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在新时代坚持“枫桥经验”的一个重要缘由在于“枫桥经验”能够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落地,以民主促民生,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调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根本,能够持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切实推动基层治理的制度、过程和政策有效呈现、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基层社会民主、秩序和效能等要素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导引、强劲动力和重要保证。一方面,“枫桥经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提高人民主体意识,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将依靠基层群众获得的民心民意民智民力转化为推进基层善治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枫桥经验”恪守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最大政治的中国式民主哲学,竭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治理实绩服务。因此,“枫桥经验”对基层善治的促进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部分。

金伯中:从产生发展创新的历程可见,“枫桥经验”从教育改造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上升为社会治理的经验,从发端于基层的地方性经验上升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枫桥经验”始终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连,始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服务。

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党的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带来新的矛盾挑战,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预防化解矛盾风险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使命和任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将为再造“中国之治”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主持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王炳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急不得也等不得的大事要事,要以“枫桥经验”推动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有机结合。自治往往蕴含着对“民主”“自由”和“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追求;法治则为自治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确认、保障和规制,使自治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实现与“集中”“纪律”和“统一意志”的有机融合;德治以核心价值为自治和法治提供“善”的引导,使自治和法治的实现建立在较高道德水平上。“

枫桥经验”的本质是实现自治,自治是基层善治的基石。“枫桥经验”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逻辑建构起来的。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要进一步推动广泛、真实、生动的基层民主实践,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有效表达自身意愿,持续参与具体过程,真正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法治是基层善治的保障。“枫桥经验”既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民主进程,实现了民主与法治和谐共生、有机复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要进一步实现践行民主与践行法治的统一。德治是基层善治的支撑。“枫桥经验”富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和道德追求,对人的心灵秩序和精神世界投之以深厚关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要进一步注重通过民主实践提高人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进一步体现其道德濡化功能。

任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形势下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枫桥经验”的长期有效,根本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运用群众的力量及时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针对各种新出现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类型,更须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扎根人民的方向。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和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将各种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消解于未然,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有平安和谐。

二是重视与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与数字技术应用紧密结合。上海这些年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尤其在“一网统管”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上取得较大进展。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以数字赋能多元化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持续提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水平。

主持人:“枫桥经验”发源于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这一中国本土基层治理经验蕴含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等中国传统智慧。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如何理解“枫桥经验”的创新性?

任勇: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基层治理经验,“枫桥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并不断从中汲取智慧。

从产生基础看,“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在“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浙江中北部农村。当地人们处理矛盾时,既注重维护自身权利,又崇尚“以理服人”“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等理念,既解决矛盾,又最大限度消解负面情绪,充分体现“和合”传统。

从发展过程看,“枫桥经验”的内涵外延与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密切相关,诸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治理之道,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化解之道。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过程中,就创造出了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工作方法,体现在乡贤治理、情感治理、柔性治理中,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推动和谐等方面取得成效。

从未来发展看,以往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特别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针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类型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大力倡导中华文化传统中蕴含的治理理念,实现对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王炳权:“枫桥经验”生动诠释了“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比如“枫桥经验”强调和推动“自治”,而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条轨道,县以下官僚机构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地方自治能够发挥极大作用。“枫桥经验”注重盘活和挖掘传统中国基层自治留下的“优质资产”,但又与其从根本上不同。“枫桥经验”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辩证地理解基层的自治,这个自治不是传统中服务于王权的统治,而强调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要真正实现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促进社会自治和群众自治。这实际上也符合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政治的构想:将产生于社会并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重新还归社会,实现人民的自我管理。“枫桥经验”展示着对“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但种继承都是在“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下经过了实践的扬弃,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金伯中:“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经验,具有本土性、民族性。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因子并具有新的时代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必然具有中国特色。“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民为邦本”“平安是福”“国泰民安”等传统价值取向高度契合,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人民具有胸怀天下的视野和格局。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利益,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形成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专家观点:

d88766900b224d00bc43f273e51cb8f9

金伯中:综观“枫桥经验”的发展,始终不变的,一是“矛盾不上交”的追求,二是“依靠群众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中国之治意味着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方能国泰民安;“服务不缺位”,方能政通人和。

cfd47db27ab84b369a1c3d3e879bff1d

王炳权:“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调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根本,能够持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切实推动基层治理的制度、过程和政策有效呈现、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基层社会民主、秩序和效能等要素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导引、强劲动力和重要保证。

a01e4920ad3d49f7b98ead5e2ebe2109

任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形势下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针对各种新出现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类型,更须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扎根人民的方向。二是重视与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与数字技术应用紧密结合。

b9dd229dc7714a8ab796cf435accacfa

文:任思蕴

编辑:任思蕴


责任编辑:蒋闰蕾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