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融入 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象发生巨大变化,“95后”网络原住民逐步成长为主力军,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辉煌创造开辟未来的伟大实践缺乏亲身感受和直观体验,加之受到因社会转型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系统广泛开展党史教育迫在眉睫。
一、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选择
纵观百年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史,两者总是相融贯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科学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共产党人解决新问题的重要举措。1983年教育部召开政工专业论证会,决定在全国12所高校试点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1985年国家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纳入 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1998年增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5年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至此党史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教育更加具体地融入到了 教育的方方面面。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重点围绕“四史”模块开设必修课。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 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强化党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之一。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把开展党史教育作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2021年2月,全国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可以看出党史教育始终是 教育实现的历史基础,而 教育则是党史教育发挥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
二、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党史教育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风向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主线。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现,意识形态斗争日驱激烈,倒逼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把准育人“风向标”,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下足“硬功夫”。百年党史孕育出的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历史和实践“坐标”,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谱系,其中理想信念是核心内容,把握党史教育蕴含的主流文化是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本方向所在。
党史教育是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活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爱国主义早已深植于中华儿女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一场场重要会议,一个个重大事件,一位位革命先烈,构成了一部部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活教材”。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制胜法宝”,要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的红色元素,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涵养爱国之心、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党史教育是激发学生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注定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不能盲目照抄,简单重复。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先后从“0”到“1”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发展中蕴含的强大创新发展力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在激荡的时代中赢得未来。
党史教育是激励学生艰苦奋斗的“对标尺”。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历史背景下艰难诞生的,历经28年艰苦奋斗,终于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扬帆起航,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克服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邓小平同志曾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对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可以激发源源不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内生动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三、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呈现,而是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紧抓立德树人这一“牛鼻子”,深刻把握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立足工作实际,协同创新发展,在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中引导广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思想和理论认同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客体在实践环节中凝练形成的理论予以认同,是确保主体在意识、情感和行为规范上接受客体的前提条件。充分激活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力,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为契机,强化第一课堂理论教育的渗透力和辐射面,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读资料合理嵌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中来,在学通、弄懂,悟深上狠下功夫,引领学生思潮,凝聚学生共识。另外,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所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立校级“思政课+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紧紧围绕党性修养、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健全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努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立体化课程育人体系。
(二)以“第二课堂”为抓手,构建育人“红色生态圈”
依托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精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红色生态圈”,是对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在“红色生态圈”中,师生单向教与学的固化模式逐渐被多元化的、可循环的平等交流和引导互动所替代,学生从教育客体转变成为学习主体,一批批“红星讲师团”相继涌现,一部部党史微课逐步上线,以独特的学生视角感悟理想信念、百年征途和复兴历程,通过学生话语体系的重现构建,有利推动了党史教育入脑入心。“红色生态圈”的构建,还将有效融通和整合各方资源,汇聚起老红军、退休党员、抗疫先进人物、校内外知名红色文化专家等各方力量,提升了各级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话剧大赛、歌咏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红色品格”和“红色韵味”,营造了浓郁的党史学习“红色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引导学生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动,打造“行走的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通过亲身体验和价值评价,可以使学生顺利完成怀疑到坚定信念的转化。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娱乐化”和“走形式”,必须要坚持在教育教学大局下统筹谋划,体现清晰和明确的育人目标。一是要科学设置红色实践,充分利用身边党史资源,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址等地参观学习,在探访前人足迹中重温奋斗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用鲜活历史浸润思想、用优良传统涤荡心灵。二是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开展研学实践,引导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通过基层走访、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体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了解新思想的实践伟力,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三是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虚拟仿真等新技术为支撑,加快创建各类实践教育情景模拟实验室,让超越百年的时空对话成为可能,实现虚拟与现实实践的深度耦合,最大程度扩充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库。
(四)筑牢育人新阵地,搭建立德树人“网立方”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创造人类教育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校要在防止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充分依靠学校专家和学生力量,着眼全媒体时代学生话语体系特点,融通整合校园网站、易班、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讲好网络党史故事。一是要围绕舆情监督、网络思政和在线服务3个目标,全方位建设网络文明、网络文化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育人阵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二是要积极发挥学生骨干主观能动作用,建设网络评论、内容创作和应用开发3支学生骨干队伍,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巩固提升学生队伍自主育人本领。三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育管理痛点,打造集思想教育、教学管理、成长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党史学习互动示范社区,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党史知识宣传教育,鼓励学生进行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和轻应用开发,切实发挥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在党史教育中的辐射度。
四、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科书”“必修课”和“营养剂”,回顾和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又造就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辉煌。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期,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悟初心使命,增强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续写新时代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简介:郭成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辅导员